反过来,在物质上,熊耀祖这样理解——其实人的人生,又非常简单,饿了能有口饭吃,困了能有个地方睡觉,就足够了,吃点苦、受点气,都不算什么,能活下去,就行了。
福气,不在这辈子,那就一定在下辈子。
更何况,只要有一个广阔的心胸,就什么都容得下,什么都会拥有。
又讲了几个古圣先贤的故事之后,熊耀祖略带俏皮的对儿子说:
“你看,人们不是常说:雄伟的长城、雄伟的泰山、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一切,不都属于你熊伟的吗?!”
听到这儿,儿子破涕为笑。
对啊!
熊伟的长城!
熊伟的泰山!
熊伟的天安门城楼!!
熊伟的人民大会堂!!
熊伟的一切一切!!!
熊伟的天下人间!!!
无奈篇***习惯孤独(之一)
熊耀祖的一生,几乎没有朋友。
如果说曾经有过,就是那些出生入死的战友。
然而,随着岁月的更迭、命运的无常,战友们不是死别,就是生离了,把他一个人丢在了生活的角落之中,迫使他习惯孤独。
如果非要给他找一个相处长久一点的朋友的话,那么只能把儿子熊伟算上了。
因为朋友之间,贵在相知与扶持,他们父子恰恰都做到了。
熊耀祖的一生,也几乎没有亲人。
父母早亡,唯一的姐姐远嫁他乡,又因为战乱而失去了联系。
所幸老天垂怜,给他送来一个养子,好让他的思想和感情有所寄托,也找到一点家的感觉,算是对其遭受的太多苦难与艰辛,给予了一点小小的补偿。
然而,他内心仍然是孤独的,因为始终缺乏思想上可以交流甚至指引、感情上可以沟通甚至依赖的这么一个人。
也许是一个良师益友,也许是一个知心爱人,但绝对不是,一个需要自己时时留意、处处照顾的孩子。
没有办法,现实就是如此,他仍然只有去习惯另一种孤独。
令熊耀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儿子熊伟居然是他的翻版,完全就是“小熊耀祖”,或者“熊耀祖2.0”。
只不过,在关系和顺序这些细节上,打了个对调而已。
熊伟的一生,也几乎没有朋友。
熊伟的一生,也几乎没有亲人。
他唯一的朋友和亲人,就是他的父亲,准确的说,他的养父。
然而,作为个体的“人”,熊伟无论面对父亲之时,还是失去父亲之后,内心都会感到一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