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伦•范恩
本书主要分3大章描写。
第一:规范与原则
第二:流程
第三:实践
同时本书也围绕黄金圈:why? What? How ?3原则逻辑思考
为什么获得更多的知识不是成为高管,经理,员工,父母的关键方法?
如何利用K3F模型创造高水平表现?以及如何释放自己的K3F?
什么因素阻碍了表现的最大提升?如何消除这些阻碍?
重点~ 3大主要模型:
1.最好的表现=知识+能力-干扰
2.K3F 表现模型: 知识、信念、 热情、专注(提升人们表现)
3.Grow 模型:目标、现状、方案、行动
一,文章的开篇顿悟了提升表现的2种模式:由外到内和由内到外
比如通常人们认为表现不太好的时候,需要从外部获取知识,但是获取更多的知识并没有得到突出的表现,理想的效果,这是因为知道和做到之间存在太大的差别。
阻碍人们表现的通常不是不知道怎么做,而是做不到我们知道的。问题不在于知识获取的多少,而在于对知识的运用。
若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内在,我们擅长的方面,知道的“知识”,阻碍我们运行的因素找出来,发挥最大的优势-干扰的因素 拿到最好的表现。
二,表现的本质:
表现的三要素:信念,热情,专注。
提升人们表现的模型:K3F 模型。
过程中,我们会受到各方面的干扰,我们无法改变外在的干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关注点和关注的方式消除内部干扰。
三:Grow 模型的问题列表和实际应用。
我认为这是这本书的核心,重中之重。 能否掌握和领悟到精髓,关键方法需要实际运用。Grow 模型从4个板块阐述: Smart 目标,现状,方案和行动。
我喜欢从三元思维去看待这4大部分:
先列出现状,设定Smart 目标, 做出决策方案,最后落地实践的行动
四:落地实操:
教练术的运用:2种模式,突破型教练对话和参与型教练对话。
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待别人,提高最好的表现,我们都可以用教练术来挖掘潜力。过程全程贯彻运用“由内到外”的原则。通过客观事实:现状,目标,行动方案,创造专注。
本书中列举了无数案例,从各类人群,个人,团队等实践案例教会如何 教练式对话,运用Grow 模型,挖掘潜力,激发能力,拿到最好的表现。
这本书的落地性很强,实操性也很强,可以随时随地运用。很多时间自己有情绪的时候,就会开始找地雷~干扰因素,然后问自己的目标,现状,用什么方案,行动计划。
看完本书后在遇到一位朋友讲述自己的故事遭遇后,我就用了grow 模型教练对话:你的目标是什么?现状如何啦?所以你有什么办法?最后决定怎么做?思路非常清晰,全程没有做自己的主观干扰,全程用发问的方式,引导对方“由内到外”自己排雷,自己走出盲区。
第一遍读了个大概,准备后面再读2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