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春雨”出自哪一首诗?如何成为描写江南风光的佳句?
文:枯木
明媚的春天令人思绪万千,以至于千百年来探春、咏春、惜春、恋春、怀春、愁春的绝美诗词不断涌现,而在描写春天优美风光的诗词佳句中,“杏花春雨”是古往今来最常见的词语之一。
“杏花春雨”描写初春美景,雨水以后,大地回春,杏花绽放,花瓣遍地,细雨如丝,润泽万物,梦幻般的景色让人浮想联翩。杏花在我国分布广泛,从南到北到处可见,因而本来“杏花春雨”没有地域专指。
然而,如今一提到“杏花春雨”,不少人会联想到“杏花春雨江南”,脑海里立刻涌现出小桥流水、百花绽放的江南风光,因而成为描写江南春景的佳句。那么,“杏花春雨”出自哪一首诗词?如何成为江南风光的代表呢?
其实,这是和元代一首词《风入松》有关:
《风入松•寄柯敬仲》
【元】虞集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
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
书诏许传宫烛,香罗初剪朝衫。
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又呢喃。
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
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该词作者是“元诗四大家”之一虞集(1272年-1348年),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祖籍成都仁寿,元代著名诗人,历任国子助教、博士、集贤殿修撰、翰林待制、奎章阁侍书学士、通奉大夫等。
元 柯九思 《晚香高节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首词是写给作者好友元代著名画家柯九思的,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丹丘生、五云阁吏,台州仙居人。历任华亭县尉、典瑞院都事、奎章阁鉴书博士等。当时二人同在奎章阁为官,深受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恩宠,柯作画,虞题诗,“宠顾日隆”。在元文宗去世后,柯九思束装南归,退居吴下,因而虞集寄诗赠别。
这首词上阕回忆二人当时侍奉在文宗左右,备受恩宠,同殿值班,赏花游玩,意气风发,如今却华发顿生,迟暮之年,当思隐退。下阕描写诗人看到大都春天美丽景色,不由得想起挚友,于是赋诗寄书,同时也表达了对江南风光的向往。
这首《风入松》是虞集的代表词作,其中“杏花春雨江南”脍炙人口,六个字,就把江南风光勾勒的风光如画,状物传神,令人神往。而柯九思在收到虞集的诗词后,非常感动,便把词织绣到罗帕上,随身携带。
有一次在新年聚会的时候,被翰林学士诗人张翥(1287~1368)(字仲举,晋宁(山西临汾)人。)看到后,非常钦佩,也赋词一首《摸鱼儿》,其中题注记述:“元夕,吴门姚子章席上,同柯敬仲赋。敬仲以虞学士书《风入松》于罗帕作轴,故末语及之。”,并且用“先生归也。但留意江南,杏花春雨,和泪在罗帕。”作为词的结尾。
虞集是当时著名诗人,并且这首词刻画传神,凝练隽永,因而被广为传颂。同时虞集还有一首诗《腊日偶题》:“旧时燕子尾毵(sān)毵,重觅新巢冷未堪。为报道人归去也,杏花春雨在江南。”,其中也用到“杏花春雨江南”,因而到后来,该句成为人们赞美江南而纷纷引用的典故。
比如元末明初画家诗人王冕有“展卷令人倍惆怅,杏花春雨隔江南。”诗句;明代诗人边贡有“枫陛晓星看斗北,杏花春雨别江南。”;明代诗人秦旭有一首诗《舟中纪兴》:“东风两鬓雪毵毵,一枕兰舟酒半酣。不似邵庵虞学士,杏花春雨忆江南。”,更是化用虞集的诗词,从此“杏花春雨江南”成为描写江南风光的最具代表的诗句。
“杏花春雨江南”是诗人虞集的首创,然而有人认为是虞集“用陆游诗意而加以翻新”。笔者查了一下,陆游确实有关于“杏花春雨”的诗词,不过若说虞集翻新似乎有点牵强,我们把陆游诗词抄出:
《临安春雨初霁》
【南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这首诗是62岁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等待觐见皇帝时所作,表达了对世态炎凉有志难伸抑郁愁闷的心情。可是和虞集的《风入松》相对比,虞集是回忆深厚友情,向往江南风光,陆游则是百无聊赖,惆怅积郁,因而说虞集化用陆游诗意有失偏颇。
其实,最早用“杏花春雨”的既不是虞集,更不是陆游,而在唐宋之际,吟咏杏花春雨的诗词有很多,其中,最早的当属唐代诗人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人。),其诗《无题十首》(其十):“云色鲛绡拭泪颜,一帘春雨杏花寒。几时重会鸳鸯侣,月下吹笙和綵鸾。”。另外宋代欧阳修也有《田家》:“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等等,这些都是咏叹“杏花春雨”的诗词,每个人的作品不同,诗意不同,情趣意境自然不同,不能因为有之就是化用。
因而,若说“杏花春雨”则是描写初春的美景的代表词汇,最早为唐代诗人唐彦谦写入,而“杏花春雨江南”则是虞集的独创,并且成为后人赞美江南春天风光的典故出处。
2020/3/16榆木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