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马上就要升入小学,和所有父母一样,我最怕的不是孩子学习不好,而是怕孩子在学校挨欺负,甚至是被霸凌。
以前的我,连校园霸凌题材的电影或视频都不敢点开,看到这些受欺负的孩子,不但替他们感到难过心疼,也会联想到自己的孩子,担心自己的孩子以后也会成为霸凌的对象。
可有关校园暴力的新闻越来越多,哪怕是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都无法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
所以,作为家长,与其不断地安慰自己这种事不会发生我们的孩子身上,还不如了解更多的细节,早作对策,并让孩子了解到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对应。
1. 到底什么样的孩子容易被欺负?
知乎上的一个回答我觉得非常靠谱。
他说,“被校园霸凌的对象,基本是与众不同,且比大部分学生在某方面差一点的学生。比如学习特差,或家里特穷,或人长得比较丑,或人特老实不会反抗的。 ”
当然也有女生长得比较漂亮,遭到嫉妒和排挤的。女生之间的拉帮结派也是很可怕的,她们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用这一招对付她们不喜欢的孩子了。
这点男孩子正相反。男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生气的时候喜欢直接上手招呼。
所以,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不被欺负,功利点儿说,就要让孩子尽量成为优势群体,比如学习特好的,家里有钱有权的,和老师关系不错的(家长经常和老师沟通,和老师增进感情)。
记得我上中学那阵,大家都比较穷,但是我们班一个同学每天都是车接车送,所有同学对他都是另眼相待,据说老师有时候也坐他家的车,所以老师对他也特别好。
相反,班里经常被坏孩子欺负的学生,基本不是学习差的,就是家里穷的。孩子也是势力的,这不可避免。
电影《罪途》中,遭受校园暴力致死的女孩徐囡囡的家庭背景就很具代表性。她父母离异,母亲去外地打工,还被传从事不正当行业,父亲除了喝酒就是喝酒。所以无论她身上有多少伤痕,都没有人替她出头。
这样的女孩自然就成了校园暴力的目标。
也许我说得太实际、太功利,但想让孩子免于欺负的最好办法,要么家长足够强,要么孩子学习足够好。
所以,与其担心孩子以后受欺负怎么办,不如我们自己更加努力地工作,不要让孩子成为同学眼中的“穷孩子、差孩子“。孩子有个牛逼的家长,自然就不容易被欺负。
2. 不做懦弱的家长
我们喜欢告诉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了,你就大声喊回去,或者甚至打回去。可为什么孩子面对欺凌时,还是往往不敢反抗呢?
孩子从来都是有样学样的,也许正是我们,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懦弱的榜样。
如果我们在受到不公平对待时,为了所谓的长远利益,我们瞻前顾后、不敢发声,我们又怎么能指望孩子被欺负时,勇敢地为反抗?
有多少家长,当孩子被欺负以后,找到老师,但老师表示管不了,家长就跟着无能为力,让事情自由发展了?然后欺负人的孩子肆无忌惮,甚至变本加厉。
家长选择息事宁人,为的是逃避和老师的冲突、和学校的冲突、和其他家长的冲突,这明明就是在为孩子树立懦弱的榜样。
我特别佩服我的一个同事。
他儿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阵子总被几个孩子欺负。不是衣服被泼水了,就是本子被撕坏了,要么就是衣服上有钢笔水了,几乎每天都会遇到麻烦,而且找茬的总是相同的几个孩子。
这明显是一种校园欺凌行为。
我的同事非常愤怒,于是找到老师反映情况。
可老师说,“我会批评那几个孩子,也会找那几个家长谈谈。但我不可能每天八小时在教室看着他们,而且孩子小,打打闹闹很正常,又没造成严重的伤势,建议你不要大惊小怪。”
我的同事告诉老师,他对老师的处理非常不满意。
他要求对这几个孩子进行处分,否则不足以起到警示作用。
如果老师不同意,他就直接找校长。如果校长不处理,他会直接找教委去投诉校长。如果教委也不处理,他就在微博微信等渠道进行宣传,请公众来进行评判。
老师害怕事情闹大,于是主动找了校长,反映了这几个孩子的恶劣行为,并主动要求校长处分这几个孩子。
最后的结果是,校长出面找来孩子的家长面谈,并对那几个孩子予以警告处分。如果再出现这种情况,就进行记过处分,而记过处分是会记录在孩子的档案中跟随一生的,这是哪个家长都不想看到的。
经过那次严厉的警告,这几个孩子也再没敢找我同事孩子的茬儿。
这位爸爸没有害怕老师不开心,或和学校的关系尴尬,甚至得罪的学校不得不转学的麻烦。因为他知道,这些“麻烦”和让孩子继续遭受精神伤害相比,真的算不了什么。
学校如果无法解决欺凌的问题,那家长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不再继续受到伤害。
3. 面对欺凌,必须反抗——“喊、告、跑、打”四步法
凡是反复受欺负的孩子,一定是不敢反抗的。
都说不应该以暴制暴,否则会教坏了孩子,让孩子觉得暴力才能解决问题。
但如果讲道理不好使,老师也管不了,难道让孩子在学校天天挨打吗?
那才是把孩子往绝路上逼。
当然也不是说一被欺负就得打回去。很多育儿专家给过一些很好的处理方法,比如“喊、告、跑、打”四步法。
具体点儿说,就是一旦孩子被欺负了,先要大声地喊出来,不是惨叫,而是有威慑力、有气势地向打人的孩子大叫:你不许打我,我不喜欢你这样,你走开。我不要和你玩儿了。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喊”这招就基本够用了。大多数的孩子会觉得你不好惹,也就不敢再欺负你了。
但如果喊了没用,还要继续欺负你,那就告状。告诉老师,告诉大人,让大人来处理。
如果大人不在场,或者大人不管,那就尽量跑开,毕竟肢体冲突都有危险性,安全第一的原则不能忘。可如果孩子跑开也没用,他们还要追着打,那就必须反抗了。
有句话说,胆小的怕胆大的,胆大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所以反抗是结束欺负的最有效的方法。不敢反抗的孩子,会招致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欺凌。
但要告诉孩子,反抗时不要拿工具,徒手反抗就好,以免把对方打伤。
平时带孩子学习一些防身术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跆拳道,空手道。这些防身术不但可以保护自己,孩子们也会因为有一技在身更加自信,而自信的孩子不容易成为校园霸凌的目标。
最后,校园欺凌是孩子自我意识萌醒但又不健全时期的一个必经阶段。但这的确是人性阴暗的一面。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要做好准备,不但要知道如何避免欺凌,也要知道如何应对欺凌。
其实说到头来,要让孩子避免这个校园暗角的毒害,家长才是需要下功夫的人。
我们愿意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我们要有勇气有担当,敢于出面解决问题,敢于承担一切后果。
当我们真的有能力成为孩子的靠山时,我们的孩子才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