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不常见的字,儿子给我推荐了陈柯宇《生僻字》(词、曲、唱,一个人)歌词。
听一遍又一遍,听完找出70多个字在字典里的准确读音,(唱腔听不太真切)又找出每个字的释义,再搜《生僻字》的创作背景,最后了解陈柯宇个人资料。
过程之后,有触动。触动一,越来越多的歌手不但有着多方面的才华,而且才思渐深且细。触动二,自己是井底的蛤蟆。
自己看到的宇宙只井口那么大。因为自己就认识“井”和“口”两个字。
语言文字的范围就是宇宙的大小。自己的寒碜简陋找到了清晰的注脚。在人心的博大深广、精诚真美上,古人比今人高可不止一公里,其中一个原因即在于汉字繁简之别,以及文学创作者的汉字量的差别。
量的差别,拿屈原作品的汉字量与郭沫若作品的汉字量比较一下,就很清楚。繁简的差别,用“爱”字为例,来做说明。繁体“愛”中有心,简体“爱”中无心。有心,爱有源头,无心,爱在半空。
今人古人角度我不说太多言语。我现在能做的是,多识些字,让井口再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