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顾问、老师、教练 | 我眼里不同角色的医生

文/小鹏

2019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目前仍在全球肆虐,医生在这次疫情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关于医生,古今中外有不同的称呼,古时北方叫“大夫”,南方叫“郎中”,国外叫“doctor”,国内叫“医生”。然而这次疫情之下,又多了一个称呼“逆行者”。

关于医生的叫法各个地方各不相同,先撇开这次疫情,回到我们日常就诊过程中,每个医生也是各不相同的。在《最好的告别》的作者——阿图葛文德(美国泌尿外科医生)眼里,他将临床医生分为三类:家长型,资讯型,解释型。

《最好的告别》阿图葛文德

1.家长型医生

家长型医生,顾名思义,医生把病患看成“无知的小孩”,以医学权威来指示病患做决定,这也是当下全球范围内最普遍的医患交往模式。病患的医学健康素养不足,健康卫生知识在学校里获取不到,只有在不幸生病时才不得不来医院寻医问药。在整个社会医学常识匮乏的背景之下,家长型医生需要承担着更多的责任。

“医生你好,请问我怎么了?为什么我这里这么痛?我要吃什么食物能治好?我有什么不能吃的吗?……”种种问题一股脑抛给医生,遇到耐心点的医生会一一予以解答,但是一看到在你后面还有数十位焦急等待的病患,又不得不态度强硬地结束这无休止的问答。(医生真难!当过家长的肯定能体会。)

2.资讯型医生

资讯型医生,把所有数据和事实告诉患者,该怎么做由病患自行裁决。越来越多的医生对病人的了解少之又少,而对医学科学的了解越来越多。厚道点的医生会把关于疾病的各种治疗手段的利弊在病患面前一一罗列,就像“知识超市”一样,最终让病人自行选择。(决定权回到了病患手里,这其实也是一种医生自我保护的手段。)

“你如果决定不做手术会怎么怎么样。你如果决定做了手术可能会出现什么什么术后并发症。请问:最后你做不做?决定好了请签字!”(这回轮到病患开始纠结了…)

事实上,上述两种类型医生都不是病患真正想要的,病患其实是既想了解疾病相关信息,又需要掌握资讯和裁决权,同时更需要专业的指导来解决健康问题。(一石三鸟的要求)

3.解释型医生

解释型医生,这种医生的角色是帮助病人确定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是解决主观不适感?还是想来寻求心理安慰?亦或是能真正地防范于未然?

解释型医生会针对每个病患需求询问:“对你来说什么最重要?你有些什么担心?”得到答案之后,医生才会告诉你哪种方法能帮助你实现优先目标。其实,这也是一种共同决策的诊疗模式。(前提是相互信任,相互尊重)


然而,基于阿图葛文德医生所述的三种类型临床医生,结合我自身的临床一线沟通经验,我根据医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扮演的职业角色也分为三种类型:

1、顾问式医生

顾问,百度百科中这样定义:泛指在某件事情的认知上达到专家程度的人,他们可以提供顾问服务,顾问提供的意见以独立、中立为首要。这里强调的是中立,也就是不带个人主观色彩,类似于上述的资讯型医生,罗列现有能收集到的所有客观数据和事实,将其呈现于患者面前,供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这其实对于医生和患者的健康素养要求都是相当高的,不仅医生要达到专家级的水平,而且患者也需要对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并有健康决策能力。这类患者多以高知分子为主,比如医生群体、有一定健康素养的企业家、政治家、老师、领导等。

2、老师式医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文对于老师的定义是:传授知识技能、解答疑惑。因为老师多以说教为主,故老师的角色在面对患者时多是带有一定主观色彩的,传递的是健康知识及自己的疾病观。俗话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老师式医生类似上述的家长型医生,会直接指示患者该怎么做,替患者做一切决定。这种家长型或老师式角色的前提是患者要像孩子对父母一般的绝对信任医生,不然就会出现农夫与蛇、以怨报德等悲剧结果。(社会上各种恶意伤医事件频发,这背后需要全社会深思的!)

3、教练式医生

国际教练联盟(International Coach Federation) 是这么定义教练的:“ 专业教练作为一个长期伙伴,旨在帮助客户成为生活和事业上的赢家。教练帮助他们提升个人表现,提高生活质量。教练经过专业的训练,来聆听,观察,并按客户个人需求而定制Coaching方式。他们激发客户自身寻求解决办法和对策的能力,因为他们相信客户是生来就富于创意与智慧的。教练的职责是提供支持,以增强客户已有的技能,资源和创造力。

想要成功运用教练的方式解决问题,也是有一个必须的前提,就是教练必须对患者的内心潜力持有一种非同一般的、足够强大的信心。假装有信心是行不通的,因为真正的想法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教练不同于老师,除了需要授课学习理论知识,还要言传身教地指导患者。践行才是真正高水平教练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只有这样,在面对不同的患者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私人订制地给予专业化的指导。

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若遇到扶不起的阿斗,也只好选择家长角色给予帮助。

当然,不管什么角色的医生,帮助病患解决他切身问题才是最终的目的!


总结:

医生在面对不同的病患时,需要选择不同的角色去帮助病患去解决具体问题;相反,病患在面对不同的医生时,也是需要寻找、遇见适合自己的医生类型来协助你或替代你去解决具体问题。

医患本是同根生,医生也是人,也有生病的时候,也有成为患者的那一天。行医过程中将心比心地对待病患,双方多一些信任、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相信未来会更好!


携手共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名异类的天赋作者(英)凯文·达顿(Kevin Dutton)译者金九菊 / 程亚克豆瓣http://douban...
    xuwensheng阅读 11,637评论 0 9
  • 下午从医院回家,本来挺累的,就想洗个澡好好休息一下。忽然收到微信,以前单位的领导(外企俗称老板)来扬州出差,问是否...
    莫潸1970阅读 1,855评论 3 2
  • 日念亲人一处好,加持美好享幸福。[愉快] 第14天(2019.8.27) 一、《念先生好》:亲爱的,你今天早上起的...
    hyz英姿阅读 1,378评论 0 1
  • 文/唐婧 ---------------- 一直以来,在与我探讨生死话题的来访者中,每个人最关心也最不敢提及的,就...
    田言谧语阅读 1,301评论 0 0
  • 如果你曾在每次找工作的时候,都会投一家公司,并且面试官都是同一个人,会不会有种很诡异的感觉。
    奋力神偷阅读 1,022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