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议的必要性
现在的会议太多了,多到每天都在开会,无时不刻的开会。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开会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但现在变成了会议落实会议,形成的内容。周末也很多会议,会议变成了批斗会,问责会,反正是你没干好,你要负责,你有责任。这样的会议有意义吗?开一次还好,长久下来,一个是人被整疲惫了,一个是积极性已经被磨灭了,反正要处理,反正吃力不讨好,反正干活的都挨揍,不干活的表表功。会议真的达到了目的吗?开这么多会,哪些是不必要开的务必拿掉!
二、领导的决策性
为何想写这个,因为这些人都不吸取经验,在台风还没有明确动向的时候已经在指挥部署,结果牛头对不上马嘴,台风还在变化,部署不断调整变化,折腾下来真真正正不容易。
三、问题的全面性
老胡的考虑确实让我敬佩,他考虑到我们是干活了,但以后因为处理的没有文件没有资料会留下什么问题,找来找去就找你干活的。本来是协助其他人干活,结果惹了一身骚。
这也有一个北京总公司决策有误的一件事。有2个系统改了设备,总公司只下了改的通知,没有明确改下来的东西如何处理,就这么扔着给下面部门处理,想起来的时候,下个通知XX设备要调到哪里使用,想不起来的时候就让下面的放好,到底怎么放,放哪里,谁也不说,耗着。
总结:因为前期问题考虑不全面,没有形成全面意见,开了这么多会,定下这么多内容,隐患还没有清除。问题考虑全面,要形成闭环管理,形成反馈机制。
四、工作全面掌握
尤其是当前的工作,事无巨细,特别繁杂,要求又很高,能不能精通这么多内容呢?只能抓一项完成一项,精通一项,凡事预则立,只能这么说。感觉特别适合拆书帮这个类型的做法。
五、后台设置
总体感觉,后台工作特别重要,重要在前台出差人员很多,但不是所有信息都掌握,就需要后台的技术支援,后台的技术服务,资料快速查找,帮助建立情况分析,很多时候公司还是不重视后台的建设,基础性建设。后台的关键是基础要建设好,效率要特别高,这就是后台的使命和任务。如何设置公司的后台,包括信息数据库,检索方式,岗位设置,权限设置都很重要,标准化、流程化高可以提现效率。这么些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