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陪伴,亲子关系的鸿沟
一个温暖的下午,父母带着莎莉到海边游玩,带了两把躺椅和各种用品,还有一只小狗作伴。
“水太凉了,不适合游泳”。
妈妈一句话打消了莎莉的游泳的热情,让她自己去海边玩,她则和爸爸在水边各忙各的。妈妈打毛衣,时不时唠叨着莎莉离水远一点,而爸爸一直变幻不同的姿势看报纸与妻子女儿几乎全程无交流。而莎莉在水边张开了想象的翅膀,一个人进行了一场幻想中的冒险游戏。
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莎莉在爸爸妈妈的催促下,恋恋不舍的回到了家,结束了他们难得一次的亲子活动。
初读这个绘本故事的时候,感受到了大人的世界和孩子世界的不同。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逐渐长大,明白这种无效的陪伴是导致亲子关系鸿沟产生的原因。
孩子的期待和渴望经常被我们淡淡的一句话浇灭,之后我们往往忽略孩子的感受,阻止孩子的表达情感。不能游泳的莎莉内心非常失望,但是父母都没有看到她的情绪变化,而是把她自己留在水边。
父亲和母亲情感淡漠、关系疏远、生活沉闷、缺乏交流,会营造出一种沉重压抑令人窒息的家庭氛围。 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就不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一家人即使在一起,也是貌合神离虽近尤远,产生亲子关系的鸿沟。这样的陪伴就是无效的陪伴,人虽在一起,心却隔千里。
如果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只停留在表面的吃穿住用,不触及到孩子的内心情感,孩子也是感受不到爱的。何况像莎莉妈妈一样提出那么多的要求,列出那么多的禁令,对孩子则是一种束缚和控制,会加剧与孩子的情感隔阂。
“莎莉,离水远一点。”
典型的大人命令式口吻,冷漠严厉情感隔离。这样的话,让孩子只想逃离或者干脆忽略我行我素。这样的话,也让一些大人似乎看到了自己战战兢兢又孤独无助的童年。这样的话就像王母娘娘手中的金簪,在湛蓝的天空上画了一道银河,从此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只能偶尔团聚诉说衷肠。
有多少父母不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就有多少孩子与父母形同陌路。有多少家庭行走着粉红色的大象,就有多少亲情包裹冰冷的内核。有多少父母满足于这种肤浅无效的陪伴,就有多少孩子承受着被忽视被拒绝的痛苦。
如果你是孩子,就偎依在父母的身边,仰头看着他们的眼睛,说:“爸爸妈妈,请看着我的眼睛,我需要你们陪伴,请和我一起玩,听我说话,看我做游戏。”
如果你是父母,就把孩子抱在怀里,低头看着他的眼睛,说“孩子我永远爱你,我愿意陪着你长大。和你一起玩,听你说任何话,保护你支持你。”
爱和微笑化作喜鹊,可以跨越银河连接彼此。关心和信任夯实情感基础,可以填满亲子关系的鸿沟。有效的陪伴,轻松的沟通,深度的连接,告别肤浅和冷漠,给孩子一个温暖安全的家,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