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摆摊话题火热,让我不禁想起我认识的一位牛人老大姐,此人姓张,全名我并不知道,张大姐长得人高马大,体格壮实,声音干脆带着轻微的外地口音,因为是外地人,没有土地可种,她自己又没有什么文化。所以从十年前她就开始骑着自行车驮着泡沫保温箱卖煮熟的玉米。
据她自己的口述,每天大概凌晨三四点,她就准时起床,把头天准备好的玉米煮进锅里,煮玉米的时间火候都得掌握好,煮的时间长了,玉米都煮开花了,那是没法卖出去的,赶在人们早起上班的这段时间她就能骑车在市里转一圈卖完一箱。
无论寒暑,无论刮风下雪,从未间断过,因为她家男人体弱多病干不了重活,所以她那一箱箱煮玉米就是全家的收入来源,她怎么敢停下,她说因为早晨起的太早,有时候熬得骑在车上在没人的路段都能睡着。
她还和我说过有一次下着雪,路滑,车和人摔了,玉米散落一地,起来的时候满身的泥雪。后来,条件好点儿了,年近五十的她学会了骑电动车,三轮是不让上路的,她就买了一辆二手的送快递用的那种大平板的载重王电动车,主业还是卖煮玉米,只是现在卖煮玉米的人太多了,竞争激烈,但是没有人的销量赶得上她。
几乎市里的每一条街道她都熟悉,哪条路上什么时段的人流多,买卖好,她都摸得门儿清,哪根玉米是新的,哪根玉米是旧的,她一搭眼,哪根玉米最甜她都瞧得出。
有一次大电动的车胎扎了,她愣是推着走了好几里,把玉米卖完了才找地方修,她说因为玉米煮出来放的时间长了就不好吃了。张大姐和我说这些的时候是当趣事儿讲的,长年风吹日晒,黑红的脸上还溢着些得意的笑容。
如今张大姐靠着这十多年的流动摊的生计,买下了一处大院子,给儿子风风光光的娶回了媳妇,去年还添了个大孙子,我说该歇歇了吧!张大姐说:“这十多年,早已经习惯了,你让我歇,那不是得把我憋出病来啊!”
现在卖煮玉米的人太多了,张大姐已经在琢磨着转行,不忙的时候自己学着做冰糖葫芦卖,去年我还批发过她的冰糖葫芦,偶尔在路上也碰到过她和别人吵架,吵的那叫一个激烈,平常三两个女人根本也不是张大姐的对手,每每都是张大姐胜出的。
我去安慰她,她却笑着说:“我没事儿,有些人没素质,就是欠教训”原来是买玉米的人随手把玉米皮扔在地上,她让那人捡起来,那人不乐意了,刚买的玉米非要退了,张大姐愣没给退,还把人给骂跑了。
张大姐的脸上永远都是带着笑容的,虽然生活给了她诸多不易,虽然她偶尔也会撒泼骂人,但她的身上有一种闪光的东西,让我钦佩,也许是她的不抱怨,也许是她经历了那么多的白眼,仍有底气坚持原则,也许是她那颗饱经风霜而不世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