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凯文,80后,一线乡村教师
送给还在坚持的你。
正文
正月的最后几天,大家都在告别过去,准备开始新一年的工作。很多人选择和家人一起度过最后的假期,我和初中同学相约在饭馆一起渡过了这难得的欢聚时光。
席间,同学们都相互询问了对方的工作和生活。有的同学的日子过的比较好,当然,也没有炫富。有的同学的日子过的就差强人意了,同学小李(化名)就是其中一个,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今天的同学聚会他都不想来了,怕受刺激。
事实上,并没有同学看不起他,反而大家都在问他工作和生活的上的一些事情,然后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在找出他的问题,同时帮忙出谋划策,争取能够帮助他。于是整个聚会变成了讨论大会,讨论期间,同学们提出的想法很多,可是我发现每当一个想法被提出来的时候,小李都很快的否定了这一想法。他总是能找出一些原因出来推翻这些想法,一直到聚会结束。
聚会结束回到家后,我仍然在想着小李的事情,有些同学甚至把自己的切身经验和发家史倾囊相授,为什么那么多的主意,他都用不成呢。
我从头又梳理了一遍小李所说的自己的情况,并且非常客观的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得出的结果是:小李在很多时候不够努力,往往稍微遇到困难或挫折就半途而废,不管生活上还是工作上,他的态度不端正,做事不积极,现在又开始怨天尤人了。
仔细一想,小李并不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态度不行的人,在我的工作中,我也遇到一些这样的学生。我教的是初中,在我八年的教学生涯中,几乎每一届都有那么几种学生,因为他们的态度方面的问题导致他们在毕业后毫无例外的都没有出彩的地方。
有一种学生是最可惜的。他们的天资很好,接受能力也很强,只需要稍微一点的努力,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平时学习也很踏实,没有贪玩的现象,美中不足的是他们的傲。很多人认为学生取得好成绩偶尔骄傲一下也是情有可原、不可避免的。
然而我所说的傲指的是他们对待任何事物都没有敬畏之心,对自己取得的成绩也没有感激老师之心,甚至对于自己的父母也没有感恩之心。他们认为自己取得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努力,别人为他们付出的都是应该的。周围的人和事都要围绕他们转。
这种学生确实有种勇往直前的心,却太像一把坚硬的利剑---易折。当他们走向一个陌生的社会后,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挫折。然后他们会发现周围的人并没有像上学时的那样围着他们转了,接着他们的“三观”开始出现了裂痕,并逐渐的崩溃了,以致于一蹶不振了,从此信心大减,做事也开始畏首畏尾了。
这就是属于没有目标且自己的态度不明确。
曾经给班级写班训时写过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不知道有多少同学真正的了解那句话的含义了。
那次同学聚会后,很多同学才幡然醒悟:聚会时大家好像只顾着讨论小李的事情了。于是同学们在同学群里接着聊了起来。同学之间聊天很容易的能聊到大家上学时的时光。有的同学在感叹,有的同学则是在后悔。
其中有一位女同学发起一个问题:假如我们能够回到以前,我们会怎么办,是继续走曾经一样的路,还是不想像以前一样而有所改变呢?
她问完问题以后,群里出现了短暂的安静。然后大家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大部分的同学选择了不会改变,无论现在如何、不管以前有没有做错、有没有留下遗憾,自己会像以前一样。仔细观察我发现,这些不愿改变过去的同学都是目前比较成功的那些人。
小李不出我所料的选择了会走和以前不一样的路,并且在群里说了他所后悔的事情,说他会怎么怎么改变等等。
小李这个人并不笨,恰恰相反,他的天资很高,从他能从事很多行业、会许多手艺可见一斑,我想导致他现在不如意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态度问题,态度不端正使他变成了现在这样。
我很认真的上网查过态度的定义:所谓态度,是指人的行为、表情及对待某事的观点和做法。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多高由我们的态度决定,以前我们夸人的时候会说智商高,现在很少单从这一方面夸人了。态度比智商更加的全面,在很大程度上态度还真决定了一切。此刻,我很想对我的同学小李说:能够决定高度的,不是你的天资,而是你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