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孔子教子学诗学礼,历来传为美谈,被称作“庭训”、“诗礼垂询”。孔子后代称此为“祖训”,自称“诗礼传家”。
孔子教子学诗学礼的事,见于《论语·季氏》。有一次,孔子在家里独自站在庭中,孔鲤迈着小步恭敬地走过时,被孔子喊住了,问孔鲤学过《诗经》没有?孔鲤回答说还没有。孔子就教育他的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于是,孔鲤就退回去认真地学习《诗经》。隔了一段时间,孔鲤从院里过时有被孔子叫住了,问他学习《礼记》了没有?孔鲤说还没有。孔子又教育说,“不学礼,无以立”。于是,孔鲤就去学习《礼记》。
.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论语》中,多次提到诗的重要性,如上一篇《学而》,在谈到为学时,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就讲到诗的精神。作诗学诗的人,并不是光搞搞文学、弄弄文字,同时也是为人生修养服务的,一定要“告诸往而知来者”,要有诗人超越的智慧与情怀。
人生许多事情是不能专门讲道理与现实的,要用一种情怀来对待,来领悟。在为学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一种情怀,是诗的精神。在为政上,则把教化的思想与诗三百并列来提。可见孔子的教化人生,是充满诗的情怀、诗的愉悦的快乐人生,是生机活泼、充满禅趣的人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代人不知是什么在传家了。我小时候,还是听着岳飞传长大的,有忠义报国的思想。再晚一点的,是看着老一代的武侠小说长大的,有侠客的气节。现代最新的一代,在学校学着自己不相信的价值观,看着污秽的网络视频,到处是炫富的奢侈与追星的思想,是污秽的视频与图画,拿什么传家呢?民风,是政治治理的最大基础与关键,文化的问题才是社会的根本问题。搞政治,搞经济,搞民生,如果把文化都搞掉了,这个社会的文明该如何持续?.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