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君,心相忆,此心向君君应识

      不见君,心相忆,此心向君君应识

          一一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京老干部李老的邂逅情愫

      我与李老,素昧平生。也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带着外孙在北极寺老干局大院溜达,偶然发现有一个小花圃,姹紫嫣红的花蔟旁,插着标示花名称的小牌子,引来狂蝶飞,蜜蜂舞,也引来不少路人驻足,不时有人光临,掏出手机拍照。至于那些好凑热闹的孩子们,更是不时来临,伸出小手采摘时,是爷爷,奶奶,亦或姥爷,姥姥的劝阻,方才倖倖缩回。至于那调皮的小男孩,在刚浇了不久的田埂上留连忘返,鞋上沾着泥巴,甚至脏了裤角,在被大人抱着出去时,还挥舞着脏兮兮的小手,耍赖不肯离开,其中包括我那当时不到两岁的小外孙。

      在欣赏五彩纷呈鲜花的同时,我看到一个瘦嶙峋,佝偻腰,正在锄草的背影。不禁感慨万千,在拍照同时,情不自禁来了四句顺口溜“龙马精神一老翁,辛勤耕耘田圃忙。招来蜂蝶绕花舞,引来后辈发感伤”。发到朋友圈里,不少天南海北朋友纷纷关注和点赞。广州的同学张九龄和山西运城的一位朋友不约而同地询问“老翁的照片呢?”在兰州的师范同学赵云珍还热情提示,应该给老人一个特写。这才领悟,自己选景不佳,老人在楼房阴影下锄草,在阳光,鲜花,绿草的衬托下,是有些黯然失色,主次不当。不过我也有苦衷,试想,和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不期而遇,对人家正面拍照,不是对老者的不尊?还担心由此会引来老人的反感。老同学,原夏县县委宣传部副长姚天高,感慨不已“太感怀了,向老人家学习,又年轻了十岁”。 

        时过两周,即2018年4月25日,我又一次按捺不住好奇的心,再一次光顾老人的小花圃。正巧老人在为当作篱笆墙的冬青补苗,和一个中年妇女交谈着什么,我赶快抓住老人抬起头的瞬间,悄悄的拍了张弥得珍贵的照片。此时一个穿白大褂的姑娘,手提一袋沤花的肥土向老人恭恭敬敬地告别“谢谢首长”!我不禁愣住了,好奇地和老人攀谈,才知道老人并非是我预想中不甘寂寞的老农,从老家到北京投靠儿女,养老终身,在这亩儿八分的土地上找乐子,而是49年前第四军医大学的高材生。至于如何在解放战争未期的炮声隆隆中,在抗美援朝的战火纷飞中,用听诊器,亦或手术刀,从死亡线中拉回了多少英勇的战士的生命,使他们又如何活蹦乱跳地重返战场,狠狠打击敌人的场景,就不得而知了。老人在漫长的岁月,又如何在军中建功立业,更不是我一个陌生人而能详细询问的,况且此时此地,也并非佳机呀!但试想,以北极寺这个全军最大,时任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亲笔为其俱乐部题额的老干局,笼括陆,海,空三军,下辖三十五个正团职的干休所,有多少个为祖国统一,民族解放建功立业的功臣,就不得而知。其中哪一位没有熠熠生辉的军功章,哪一位没有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并且在这个老干局内的老干部,据说最低都是正师职,所以任何一位都是当之无愧的首长呀!令我惊喜的,老人还是我的山西老乡,并且是还是离运城市最近的临猗县人,在生分之中,不自觉又彼此拉近了距离。尔后我又写一首《你是谁》的自由诗,其中有几句“锄头木柄长长,听诊器胶带长长,彼此不相逢,恰如商(星)与商(星),在你手里发挥到极精”。又怀着崇敬心情写到“是听诊器,让你从弃笔从戎,由教员(老人从军前是位小学老师)到首长,木柄锄,让你从孱弱,九旬老者尚健壮”。之所以用“健壮”,是因为九十有余的老人,在烈日下,风霜时,田地劳作不辍。尽管他表面孱弱,骨瘦如柴,并且还弯腰驼背!老人的照片又引起朋友圈里纷纷点赞,时在海南的刘尧情不自禁连用三个点赞,西安的张心爱感叹“真是我们的楷模呀”!姚天高又一次感言“学习老英雄,用静默送走时光”。天高不愧舞文弄墨一辈子,称李老一声老英雄是再恰当不过,不仅仅是因为他战争年代的功勋,当今恬淡怡然的活法,也是当今众人之楷模呀!

      目睹李老饱经风霜的面庞,伛腰驼背的背影,瘦骨嶙峋的身材,咋一看,很难与大义凛然的英雄,威武霸气的首长形象相匹配。但是,正如西斜的夕阳,虽没有旭日的耀眼,却又更矜持;没有午阳的炽烈,却又更绚丽;没有朝霞的灿烂,却又更庄重。我想,李老应是隐居深山老林,巉岩之上的一株曲虬盘旋的松树,在夕阳余晖的辉映下,如此引人入胜。难怪唐代大才子王维情不自禁地诗曰“中有乔松树,使我长叹息。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我又认为李老更是偏隅一处的菊花,不畏风霜,甘耐寂寞,清静高洁,不与世俗同流。难怪唐代大诗人(号称诗魔)白居易赋诗曰“耐寒惟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青”。也难怪晋代的陶渊明,连官也不做了,隐居山林,悠然自得,有诗为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难怪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发出“朝饮木兰之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讴歌了菊花兼性高洁与不同凡响,借菊花抒发了自己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

    我尤其佩服诗佛王维,借松树抒发自己与世无争,恬静闲适的心态。“不见君,心相忆,此心向君君应识”。巧的是,王维与李老同是山西运城(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天缘巧合,我也是,与高人同乡,亦有同此乐趣,岂不是人生之大乐事哉?

          2020年9月24日于北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496评论 6 50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407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632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180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198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165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52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10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24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42评论 2 3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1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24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17评论 3 32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68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23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2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11评论 2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