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一位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女子,生命凋零在四月天,从此人间便少了一位建筑师、一位诗人。
世人皆知她的美貌和才华,更羡慕她有出类拔萃的三个男人深深地爱恋。她是民国时期才女的代表,有出众的才,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如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她有一间“太太的客厅”,学者和精英常在周六下午来到梁家,喝茶聊天,谈论天下事。每当此时,林徽因总能提出恰当的话题,调动客人的兴趣。这种讨论,既有学术理论的高度,又有针砭时弊的社会广度。谈古论今,皆成学问。“太太的客厅”成了北京最有名的学术沙龙。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是我们对林徽因的赞美。然而这位诗意柔情的女子背后,却是跌宕起伏而不失傲骨从容的一生。不光有人间四月天,也曾历经磨难,曾受肺病折磨,高烧至40度;游历大江南北,考察古建筑,也为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她才情四溢,她坚韧如斯,她用细腻的笔触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我爱着雨后天,这平原的青草一片!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风吹;吹远了香草,落叶,吹远了一缕云,象烟—象烟。”这雨后的青草和微风,恰似林徽因温柔灵动的内心,总能将一缕诗情渲染得有缘且绵长。
有人说:诗人是上帝的间谍,但林徽因不是。她的诗是文学的精灵,把千尺桃花水,万里江山秀,古今不了情,一一捡拾,成就诗的灵感,将眼前万物浸润,涤成超然曼妙的绝景,去唤醒人们纯粹的情愫和本真的悸动,风花雪月尽书纸上,喜怒嗔痴流于行间。
月光留照千年,灵感绽放瞬间。林徽因的灵感与一切美好偶然结合,有如惊鸿一闪,那难以言说的惆怅、笔落纵歌的激情被飘渺的身影牵动,装总思想的天空。
她的那首最为人知的诗《你是人间四月天》,是写给儿子梁从诫的。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对意象和情感进行雕琢和塑造,让人在不觉中被唯美的意境和诗意的感情所打动,与诗人一起沉浸在美好的情感中。同时运用云烟缥缈的轻柔表现四月天的静,还用吹着的风、闪动的星子、洒在花前的细雨点,勾勒出四月天的灵动,也浸着对儿子满满的爱。
林徽因因“人间四月天”的细腻文思为我们所知,但她的一双手不仅写过美丽的诗句,还保护过国内众多历史悠久的古建筑。
在1953年的一次关于北京古建筑是否拆除的座谈会上,郭沫若和吴晗主张拆除,林徽因怒拍桌子,指着吴晗的鼻子痛斥:“你们把真古董拆了,将来会后悔的!就算恢复,那也是假的,亏你们还是历史学家,这点道理都不懂吗?”她之所以强烈要求保护北京古城墙,是因为那些城墙始于明朝,恢宏大气,是西方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这也是我们国家重要的物质文化财富。但最终未能扭转局面,性情刚烈的她以拒绝吃药表示抗议。就算在临终前想的依然不是自己,而是那些古建筑。
她骨子里爱的古建筑,作为学者的热忱与信念,不惜走遍万水千山,尝遍千辛万苦,无怨无悔地在全国各地考察、保护那些承载着中国传统的一幢幢楼、一座座庙。即使在肺病缠身的情况下,仍坚持整理资料、撰写建筑著作。当古建筑面临被拆的危机时,她拿出巾帼不让须眉之势,与人据理力争,决不妥协,令人敬佩。
林徽因,她出身名门,并游学欧美,经历过鲜花着锦般的美好,但也不曾被困难和疾病打倒。她始终保持诗意的情怀,保持宠辱不惊的风范。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你是人间四月天,永远温暖世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