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对醋的记忆,是晚上夜静之时,从闻起来酸香的瓦瓮下面的芦管里“滴答、滴答”一滴一滴下滴的声音。第二天早上起来,看到半盆清亮的绛红色的液体,闻起来酸酸的,这就是淋下来的醋。是母亲把粮食经过蒸煮、晾晒、拌曲、发酵、下淋以后制作出来的。那时在农村,醋是家家户户自酿的。
慢慢长大了,路过长宁镇,看到公路两边住户门前的露天,整齐的排列着成百上千近一人高的大缸,上面用泥封成尖顶,在太阳下曝晒。这是在酿醋,据说要发酵半年以上。原来醋也有这样大规模生产的,叫封缸醋。我们周围的人吃的都是正宗的长宁封缸醋。
渐渐地,村间街道有人用马车、牛车、三轮车、小货车拉着不同地方的醋来村上换粮食。这才知道,除了长宁醋,附近还有户县的醋、岐山的醋,全国各地还有好多的醋。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保宁醋、永春老醋更是名扬四海,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醋”。原来醋也有多种口味,加工的方式各有不同,不同地方的人对醋有不同的喜好。而且,醋,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不同地方的菜系,对醋有不同的需求。现在,经常出差,尝过不同地方的口味,作为武功人,对家乡的长宁醋始终是情有独钟。
长宁是个古镇,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在马嵬驿西一站路程。秦时,为拱卫都城,在这里驻军设城,保都城长久安宁,取名长宁。唐时这里曾经是扶风县的县城,为了区别现在西边的扶风县,现在的老人仍叫长宁为东扶风。历史的长河中长宁古镇经历过多次兴衰变化,也见证过许多的悲欢离合,近距离看到过杨贵妃和唐明皇的生死离别,亲历过唐皇室由法门寺迎接佛指舍利的盛况。
我国是世界上谷物酿醋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已有了醋的文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专门酿醋的作坊。到汉代时,醋开始普遍生产。南北朝时,食醋的产量和销量都已很大,其时的名著《齐民要术》曾系统地总结了从上古到北魏时期的制醋经验和成就,书中共收载了22种制醋方法,这也是我国现存史料中,对粮食酿造醋的最早记载。
因为采用的原料不同,再加之酿造工艺的进步,醋的品种日益增多,风味各异。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醋有“米醋、麦醋、曲醋、柿子醋、糠醋、糟醋、饧醋、桃醋、葡萄醋、大枣醋、糯米醋、粟米醋等数十种。”现在则有了更多的果醋和粮食醋。醋具有消痈肿、软坚散结、下气消食、杀鱼肉菜邪毒。降血压、降血脂、软化血管、祛色斑、消除疲劳之功效。
长宁镇作为周秦汉唐的京畿之地,又是官道的重要驿站,传统的醋酿造工艺传承已久,据考证,从秦时起,就有酿造作坊,至今镇上还有几十家做醋的作坊,仍用传统的工艺酿造,周围远近乡亲,甚至在外多年的人回家总要吃家乡的醋,而且一定要吃正宗的长宁醋。我曾经和西安一个老板专门到长宁给他的饭店灌过长宁醋,他要带到城里给客人做正宗的武功旗花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靠作坊式的生产,显然不能满足现在人的需求,也不能让这一古老品牌走向更大的市场。现在,陕西宏森农业有限公司承担起了这个责任,在长宁醋的发源地长宁镇建起了一个现代化的醋加工企业“宏森醋业”,专门从事长宁封缸醋的酿造,挖掘长宁醋的历史文化,开发长宁醋的健康产业并带动旅游的发展。
“宏森醋业”2012年开工建设,已经达成万吨规模的生产能力,建成面积35000平米,员工150余人,品牌命名为“后稷家园-封缸纯醋”。还准备建设丝绸之路醋博园;健康养生体验园,建设以开发醋糟饲料,有机肥,食用菌,苗木花卉种植为一体的观光农庄。 宏森醋业立足长宁的水土,用本地种植生产的粮食,继承了封缸发酵的工艺,又创新使用现代化的成套设备。仍用大缸作为发酵器皿,选用优质玉米,小麦,大麦,豌豆,高粱等原料,按照传统工艺封缸发酵。经过液化,糖化,酒化,醋化过程才酿造出酸味醇厚,香味浓郁,愈放愈醇而深得用户认可的长宁“封缸纯醋”。经化验含有20多种氨基酸,16种有机酸,丰富的维生素B1、B2,和蛋白质、糖类,铁、钙、锌、镁、铜等矿物质。整个加工发酵过程是武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宏森醋业的建成投产,使长宁醋的加工生产由作坊式一跃发展成现代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现在,你走进宏森醋业,仍然能看到一片泥封的尖顶大缸整齐的排列在透明的宽大 厂房内,不锈钢大容器干净明亮,实验室的检测设备在精心进行监测,花园式的厂容厂貌,如果没有醋的香味,你不会想到这是一个酿造厂。 公司的创办人代选护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五十岁左右,语调不高,自谦文雅,有儒者之风。自小吃着长宁醋长大,在西安从事机械加工返乡创业,立志振兴传统的制醋工艺,复兴长宁醋的品牌,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从他对整个长宁醋的历史文化和酿造技艺的熟悉程度,可以看出他对家乡的热爱,对恢复长宁古镇酿造技艺的责任和担当。
“ 尊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代选护和他的支持者们,正在挖掘老品牌拥有的独特文化内涵,为家乡的发展变化尽力。满腔热情的干事创业,润物细无声的展示与传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技艺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