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中国传统思想和各种媒体宣传的影响,我们对于心理咨询呈现出两种极端的反应:
一边是还没能接受心理健康方面的概念,觉得去见心理咨询师,就是承认了自己有病。
另一边是认为心理咨询非常神奇,对心理咨询效果有着过高的期望。
下面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心理咨询,看看你对心理咨询有没有也存在这些误区,我们一起拨开心理咨询的神秘面纱,还给大家一个真实的心理咨询。
01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在良好的咨询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咨询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问题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心理咨询并不只是针对心理问题去治疗。心理咨询的重点是面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疑惑、认知扭曲、人际关系误区、情感困惑等看似简单的生活小问题,所引起的情绪不良反应。
现如今,心理咨询的面很广,包括:障碍型(如抑郁)、适应型(如情绪管理)和发展型(如职业咨询)。
障碍型的心理咨询,倾向于心理出现较为严重症状但又没到医疗水平的来访者;适应型的心理咨询,倾向于受应激事件刺激而出现的情绪失控类的来访者;发展型的心理咨询,倾向于为了更好了解自己的特质以寻求个人的成长、冲突的解决乃至职业发展的规划等方面的来访者。
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去看心理咨询,可能是为了解决心理障碍;可能是为了加强情绪管理;也可能是为了获得个人成长,实现发展目标。
心理有病,不用先去看心理咨询,直接去做心理咨询也没有太大用。
当我们出现了有明显生理症状的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厌食症、贪食症,药物成瘾,抑郁症、焦虑症……)时,单靠心理咨询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这时候需要先去医院精神心理科找精神科大夫进行临床诊断,使用药物治疗生理上的失控,再以心理咨询进行辅助干预,才能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02关于心理咨询的五大误区
01、有病的人才去心理咨询
其实寻求心理咨询的人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心理健康正常的人,由于他们在生活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来寻求心理帮助,而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往往要开展心理治疗。
02、我的心理素质好,不需要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不仅仅是解决你的心理危机和一大宗的心理问题。无论你多么的坚强、聪明、正直、热情和博学多识,你都不可能十分的了解自己,你需要从其他人那里了解自己。你不可能每时每刻的反省自己,也不可能始终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审视自己。从别人那里了解自己可能得到错误的暗示。心理咨询是一面比较标准的镜子,可以不变形的从各个角度正确了解自己。正确的了解自己可以扬长避短,促进人生发展与成功。
03、心理咨询就是聊天
心理咨询的谈话和漫无目的的聊天有本质的不同。除谈话外,心理咨询还会采用其他方法如心理测验、音乐干预等形式来帮助求助者。
04、心理咨询会告诉你怎么做
心理咨询的目标不是给求助者提建议,而是让求助者看到自己的问题,认识到自己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05、一次咨询就能解决问题
心理问题往往是无法通过一次心理咨询就能解决的。心理问题解决的时间长短一般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求助者的配合程度,二是病程和泛化程度。心理问题形成的时间越长,其对求助者生活的影响越大,解决起来需要的时间越长。
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们运用叙事谈话、沙盘游戏、心理测量等相结合的咨询形式,为每位来访者提供解决自身困惑的思路。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前来体验我院专业心理咨询服务
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
全身心的放松;
专业的心理咨询氛围感受;
无条件的被接纳;
全方位的“心理体检”和自我探索;
自身情绪的觉察。
你可能会领悟到
自身的优势劣势,如何扬长避短;
如何维护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全体家庭成员的幸福指数;
杜绝情绪的失控,养成良好的情商;
完善的自我成长,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