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大致意思是:人生总要遭受困境磨难,能坚持挺过来的才算的上是真汉子。才华横溢必定遭人嫉妒,倘若无人嫉妒,那只能说明他是个庸才,出自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左宗棠之口。今人在研读前人先贤的经典语录时,比较习惯读半句,所以“不遭人嫉是庸才”这半句话萧尘时常听人说起。那么今天请诸位看官耐心看看萧尘是如何来掰扯这句话的:
在展开对这句话的理解之前,我觉得很有必要先来研究研究“嫉妒心”这个玩意!百度词条(自从有了百度,萧尘很少使用《辞海》了,这个习惯不好,要改!)对嫉妒的定义是:嫉妒,是对他人的优越地位而心中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心理学大辞典》中说: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
从“嫉妒”的负面角度而言,萧尘认为,《心理学大辞典》的解释是靠谱的:嫉妒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状态,包涵了“羞愧、愤怒、怨恨”等等••••••,这种情绪状态是在经常将自己与他人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后产生;这种比较是由对他人的状态的羡慕而导致;这种羡慕是由于攀比心、虚荣心作祟而升华——比较之后,发现自己不如他人时,心理落差出现,自卑心态产生,便由此催生了烦恼与羞愧,恼羞久了之后,便堆积成了愤怒与怨恨!
不难看出,正是因为有了 “攀比”的土壤,播下了“虚荣”的种子,经过一系列心理的光合作用,才最终收获了“嫉妒”的果实。那么,如果播下的并不是“虚荣”而是“奋发”呢?萧尘想起了小学三年级时学过一篇课文叫《一定要争气》,经过二十余年的沉淀,萧尘感慨:攀比并不是原罪,他人的成就不应该成为我们的目标,而应该是我们判断自身是否进步的参照物!课文中的童第周正是因为通过比较,才发现自身的不足。正是因为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才在自己的内心种下“奋发图强”的种子。更重要的是:正是因为他运用了正确方式方法(“正确的方式方法”是一个哲学范畴的话题,以后再专门用一篇文章的篇幅来讨论,在这里就不展开了。)来培育这颗种子,才最终收获了“成功”的果实,最终完成了从“羡慕他人”到“被他人羡慕”的华丽转身••••••
以上是对“嫉妒者”的剖析,下面咱们再来看看“被嫉妒者”应有的态度:毫无疑问,作为一名被嫉妒者,肯定是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做到鹤立鸡群,同时,其自身也肯定时常在这一个或这几个方面有意或无意表现出了得意与骄傲!试问:泰山之大,可曾有人毁誉过?河海之深,可曾有人非议过?恃才傲物,人必谤之;居高临下,人必避之;挟功恃宠,人必谴之!倘若这样还不知反省,却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来慰藉自己的话,萧尘只能回以《尚书•商书•太甲》中的一句话: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所以,“不遭人嫉是庸才”不错,但如果“频遭人嫉”的话,绝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蠢材”!
2
举报
阅读 42 关注作者及标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