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已阅
这本书是5年前出版的,书不是很厚,相信可以在4~5个小时之内看完。
我看的时候,总会不自觉的以一种未来眼光对待。因为对于5年前的书,现在的确是未来视角啊。
作者作为一个日本人,很客观饿的指出了中国和日本在很多方面的优劣。
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中国的互联网还没有今天这么强大。书中提到的中国服务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今天已经被解决的很好了。
书中赞扬的不少日本企业,今天看来,在中国也失去了往日的优势。
我们的国家这些年发展的确实很快。过快的发展速度,引发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但是,随着时间推进,这些问题都在逐步的被解决。
书中说到,日本的90后跟中国的90后是完全相反的同一时代的两代人。中国从90后开始,大部分人都很有冲劲儿,要折腾,有个性,有理想,想折腾出点事业出来。日本的90后则安于现状,没有太强的上进心。
我觉得这是环境造就的差异。中国如今正是在发展的高速阶段,全民都像打了鸡血。相对于日本的经济不景气,年轻人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对自己会缺乏信心。
书中提到的中日员工对工作的态度我是感同身受。
咱们中国人在职场,最看重的是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一旦自己翅膀硬了,就会辞职,自己去创业,当老板。日本的员工则大都喜欢稳定,会在一个公司做很多年,甚至退休。
咱们中国人是都想当老板,都想管别人。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比较在乎一时的成败得失,这很容易让人变得浮躁,眼光短浅。不过这种人人都想当将军的追求还是可赞的,这样能自己逼迫自己快速成长。
我觉得日本的职员做事踏实,不求一时成败。他们的企业文化更加浓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这是我们该学习的。
现在我们中国人,创业的氛围浓,但是创业的扶植政策还不够完善,失败的居多,浪费资源的更不在少数。我们需要有一套完成的投资、创业扶植体系,来避免资源的浪费。
比如这两年尘埃落定的共享商业,烧了多少钱,那是对资本的严重浪费。这些钱如果大都用在高科技发展上,中兴芯片事件可能会有另外一种结果。
我们还需要多跟美国、日本、欧洲学习。虽然这几年,我们发展的很好,但并不代表人家的经验就是不值得我们学习的。相反,人家的很多政策都很完善了,我们更加要虚心学习。
朕的书摘
- 日本的公司里,开会的主要目的是让员工非常绅士地调节与其他人的关系。所以,会议开得越多,员工的心里就越容易萌发“一体感”,越容易具有“团队精神”
- 在中国人的眼中,坐在自己周围的“同事”绝对不是和自己手挽手、肩并肩地提升公司营业额的“战友”,而是要在某一时刻将其排挤掉的“劲敌”,或是与自己毫无关系的“陌生人”。
- 中国也有它了不起的地方,那就是它确立了一个“败者复活”的赛制。比如,一个北京某公司的职员,在公司内部的竞争中惨败给了自己的竞争对手。那么,那个人可以轻易地辞去北京公司的工作,然后转投上海的某公司,继续和别人竞争。
-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狭长岛国,而且是一个“终身雇佣制”盛行的保守国家。因此,日本人一旦在自己所属的公司里失败了,那就意味着他将一生背负着失败。出于对这种后果的恐惧,日本人最终选择了“不在公司里争一时的成败,而是在漫长的职业生涯里一步一步平缓地向上爬”。由此看来,我们再三强调的“一致性”和“团队精神”其实就是我们日本人的“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