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诗经》第282天,2021年11月30日
周颂⑴·雝
有来雝雝⑵,至止肃肃⑶。
相维辟公⑷,天子穆穆⑸。
於荐广牡⑹,相予肆祀⑺。
假哉皇考⑻!绥予孝子⑼。
宣哲维人⑽,文武维后⑾。
燕及皇天⑿,克昌厥后⒀。
绥我眉寿⒁,介以繁祉⒂。
既右烈考⒃,亦右文母⒄。
【注释】
⑴周颂:《诗经》中“颂”部分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颂是祭祀宗庙的乐歌,不仅配乐,而且还有舞蹈。周颂部分今存三十一篇。
⑵有:语助词。来:指前来祭祀的人。雝(yōng)雝:和谐貌。
⑶至止:到达。肃肃:严肃恭敬貌。
⑷相:助。这里指助祭的人。维:是。辟公:指诸侯。
⑸穆穆:容止端正肃穆貌。
⑹於(wū):赞叹声。荐:进献。广:大。牡:指大公牛等雄性牲口。
⑺相:助。予:周天子自称。肆祀:陈列祭品而祭祀。肆,陈列。
⑻假:大。皇考:对已死去父亲的美称。
⑼绥:安,用如使动。予孝子:主祭者自称。
⑽宣哲:明达聪智。人:臣。
⑾文武:能文能武,文武兼备。后:君主。
⑿燕:安。指周国治民安,上天无灾异降临。
⒀克:能。昌:兴盛。厥后:其后,指后代子孙。
⒁绥:安。一说同“赉(lài)”,赐予。眉寿:长寿。
⒂介:助,佑。繁祉(zhǐ):多福。
⒃右:通“侑”,权酒食之意。一说即“佑”,指受到保佑。烈考:对已故父亲的美称。烈,言其功。一说光明。
⒄文母:指有文德的母亲。旧以为指周文王之妃太姒。
【译文】
一路行进很从容,到达庙堂肃又恭。
助祭都是公和侯,主祭天子诚又敬。
进献一头大公牛,助我摆好献神灵。
伟大光明的先父,安抚孝子的心灵。
臣子个个明道理,君主文武全能行。
上帝安宁又快乐,能让子孙都昌盛。
祈求赐予我长寿,保佑多福有吉庆。
已劝父王来歆享,再劝母后也来尝。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周王祭祀先祖的乐歌。《毛诗序》说: “《雝》 ,禘大祖也。”大祖,有人说是后稷,有人说是文王,还有人说是帝喾。刘向认为此诗作于周武王时期。古代祭祀活动完毕,在撤去祭品时(古称“彻”),要演奏一段乐曲。朱熹《诗集传》谓“此武王祭文王之诗”,解此诗为周武王祭祀周文王后撤祭时所唱的乐歌。
【简析】
这是周天子在宗庙祭祀后撤去祭品礼器的乐歌。全诗四章,每章四句:第一章叙参加祭祀的人物和神态;第二章便由静态、无声的景象再现,转入祭祀中的献祭和祝祷;第三章是对“皇考”功德的庄重颂赞;第四章又是主祭者的祈祷。此诗篇幅虽短,却既能完整体现贵族祭祀的过程,又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在结构上采用助祭者与主祭交替演唱的方式,且带有音声情韵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