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决定回去了,因在北京工作的老同学李春荣回苏州,早已约好我要陪他去浙江湖州荻港古村旅游。张厂一早来到了宾馆,与我一起吃了早餐。退房间后我俩步行去他母亲家。步行的路上张厂领我去了当年日本人留下的小洋房。
他说:“这地方马上要拆迁了,我们曾称之为小东京。”看到这里一幢幢红色而别致的小洋楼,仿佛看到了当年日本人占领宿州的情景。不知何故要拆迁,张厂说:“换成苏州肯定要保留下来。”是的,假如能保留下来,对保护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来到张厂母亲家里,老人家感冒了,躺在床上。张厂问清病情后,连忙去附近药店买药。张厂的妹夫也在这里,是来晒黄豆的。他买了符离烧鸡送给我们。临走时张厂拜托妹夫一定要照顾好老人家。张厂依依不舍告别了老母亲,我们踏上了回苏州的路。
早就听张厂说起,宿州郊区大泽乡是当年陈胜、吴广的起义的地方。我读初中时读过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章《陈涉世家》,列于《史记》第四十八篇,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当时还能背出全文,陈胜的“鸿鹄之志”一直留在脑海中,决定前去参观,再回苏州。
开好导航,离开宿州市里向东南方行驶,开上了一道县道。张厂说:“这是通往固城的路,我们称宿固大道。”大道旁边是火车道,一列列火车像马一样奔向远方。
右拐通过火车隧道,来到了大泽乡镇。路旁有牌子,写着“农民第一次起义的地方。”继续向前,路旁有许多办喜事的人家。
喇叭里传来欢乐的歌声,门前有红色的充气牌楼,显得喜气洋洋。张厂说:“这里的村民很热情纯朴的,假如你去会当亲戚看待的,还会留你喝喜酒。”
我想去沾点喜气体验一下,停车来到一户农家。
门口有收礼的人,里面有乡邻来帮忙的,忙碌着在洗菜。一三十多岁的男子见我们到来,连忙掏出香烟递给我们,我摆手笑着说:“刚好路过,来享受喜气气氛的。”
一五十多岁的男子,招呼我们坐下来喝茶。我说:“马上走的,是想了解当地的民俗。”男子告诉我,他是来喝喜酒的,是主人的弟弟。今天是他哥哥两个孙子举行剪鸭尾的仪式。
他说:“现在小孩生得少,男孩生下来时就留小辫子的,要等到6岁才剪掉。”
原来这里有这样的风俗。男子热情地留我们吃饭,我说:“还要去参观涉古台。”看上去男子见过世面的,那天忘了留个电话号码,否则邀请他来苏州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