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拆书
我为什么会想到拆书?
提出“拆书帮”概念的赵周老师,有3个特别好的理念:
1.一本书并非只有通读才有收获,读明白一段就可以有大收获。(这点儿特别适用碎片化阅读)
2.读书一定要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思考,这样才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
3.读书方法很重要。好的读书方法能把30块钱的书,读出参加3万块钱培训的效果。
针对现代人没耐心看书,参加培训有太贵的现象,赵周老师又提出RIA拆书读书法:
1.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
2.I(interpretation)拆书家引导促进;
3.A(appropriation)学习者拆为己用。
具体就是,大家读一本书的一段话先看,自己先进行阅读和思考。然后由拆书家引导大家讨论,碰撞出灵感,之后汇总这些灵感,变成系统化的思维分享给大家,让大家直接拿着这些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使用。
因为一次只读一段话,所以整个过程可以特别定向、紧凑、高效,特别适合现代职场人。
所以这个拆书家特别关键,需要他有结构化提问的能力和相关专业领域的一定积累,才能帮助大家快速梳理出一段话里的关键。
之后作者就复制赵周老师的方法,再做出一些改进,在微信上帮助大家来拆书。
我在拆书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
赵周老师的拆书方法很好,但全盘移植到微信上还是存在几个问题,作者同时也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改进:
1.赵周老师的目的是培养可以长期合作的合格拆书家,这样的话需要大家有大量的现场互动。这个在微信上有困难。——所以作者是拆书给大家看,向大家展示他的思维模式,期望大家可以从这个过程中得到启发,可以在以后慢慢学着自己去思考,不强调一定要交作业。
2.赵周老师是选取一本书的精华,引导学员自己拆,然后分享。这需要大家在短期内高度集中注意力,在微信碎片化阅读的模式下,这对大家的要求太高了。——所以作者一方面是向大家展示他的思维模式,不强调交作业。另一方面努力提高拆书内容和现实话题结合的趣味性,争取写得好玩一点儿,更适合碎片化阅读。
3.赵周老师认为选哪本书都行,只要能从中学到知识并联系现实学以致用就好。但这样的话,书的连续性不够好。——所以作者选一本书坚持拆,这样大家会有连续感,以后也可以买书一起看,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