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作为一种特殊的菜肴,被许多人喜爱。
一到春天,积雪融化,万木复苏,水灵灵的野菜破土而出,再看吧,地里随处可见采挖野菜人的身影。尤其是城里的人,更是不辞劳苦,一到周末,带着孩子,挎个小篮儿,出没在乡村田野。既享受了春光,又收获颇丰,还培养了孩子的劳动意识,一举三得,快乐其中!
但如今挖野菜不再是为了解决温饱,而是餐桌上的调剂品,成为一种时尚。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念旧的情怀!
时间追溯到五六十年代,贫穷落后的农村,极度匮乏的物质生活,刻骨铭心的“瓜菜代”时期,野菜成为人们果腹的重要食材,养活了众多饥肠辘辘的人,功不可没,至今都让人念念不忘!
我认识野菜源于父亲。父亲是个很普通的庄稼汉,高高的个子,长方脸,一双深邃的眼睛透着智慧。
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再有智慧也为衣食所困,经常为了能让家人吃饱而犯愁。缺衣少食的年代,野菜就成了不可或缺的口粮 。那时候,野菜没有任何污染,真正的纯天然食材,不用担心对人体有危害,尽可放心食用。
因此,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从父亲那里学了很多关于野菜的知识,直到现在还情有独钟,每每看到地里的野菜,内心就涌起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因为这些不起眼的野菜,救过很多人的命!能让我们度过那段艰苦的岁月,长大成人。
父亲给我买的柳条筐,不光用来打猪草,还会用来挖野菜。父亲在前面走,看到地面的野菜,就告诉我叫什么名字,怎样吃。或者蘸酱,或者蒸菜团子,总能让这些野菜物尽其用,让大家吃得美味可口。
最先认识的野菜叫老关锦(具体学名叫什么,我也说不清),一种匍匐生长的野菜,细小的叶子,红色的梗,做菜团子最佳,没任何味道,只有一种野菜的清香,人们很喜欢。曲曲菜(如上图)一种宿根,繁殖力很强的野菜,可以蘸酱生吃,略带苦味,味道极佳,如今仍旧是人们饭桌上的佳肴。
再就是人们熟知的马齿苋、荠菜、蒲公英,当时只知道能吃,不知道还有药用价值,现如今,这些野菜的价值被人所认识,但要找到无污染的野菜已经很难了,采挖之时不得不小心翼翼。还有一种野菜叫辣辣菜,开白色的小花,味道辛辣,吃起来就如同芥末,直冲鼻孔,常常让人眼泪汪汪,喷嚏不已。
这是老人们的最爱,我父亲非常喜欢吃,经常挖来包野菜饺子,竟然吃得津津有味。我可享受不了这东西,吃饺子时总是把鼻子捏起来,不敢出气儿,太呛鼻子了。看我这吃相,经常逗得家人哈哈大笑!
由于父亲的言传身教,我了解了很多野菜,也深深懂得这些野菜的重要——它能让我们不至于挨饿。但最高兴的是能吃到母亲做的野菜团子,每当我从地里挖来野菜,母亲就择好洗净切碎,放上一些黄豆芽,葱丝,淋上几滴香油,玉米面做外皮包好,然后上锅蒸。
那时候做饭可是个技术活,不像现在都有现成的。我给母亲烧火,母亲双手灵活的把每个菜团子包好,外皮光滑,蒸熟以后绝对不会留下很深的指印,否则会让他人笑话。装锅之前,我就已经数好了菜团子的个数,每人能吃几个,不许多吃。
此时的父亲,总是叼着旱烟袋,嘿嘿笑着骂我一句:“小兔崽子,就你心眼儿多!”
菜团子熟了,香气撩人。我围着锅台转来转去,肚子里的馋虫,让我垂涎欲滴。母亲总是挑个最大的,放到我手里,也算是对我劳动的奖赏。我捧着菜团子,因为热,两手来回倒着,跑到角落里,享受着劳动得来的美味!可是父母,总是让哥哥们多吃,因为他们要干重活,需要体力。
我要感谢父亲,是他让我了解了很多关于野菜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从小就懂得生活之不易,只有靠劳动才能换来应有的幸福!
如今,我们衣食无忧,大鱼大肉时常光顾餐桌,野菜也只能充当餐桌上的配角,但那份情怀早已根深蒂固,深深地烙刻在我们的记忆里,时不时地泛起涟漪,撩动在我的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