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微信给我推送了一则新闻,里面讲述一个老人拾荒一辈子的辛酸往事。随后,他感慨到:“这样过,也是一辈子啊。”
1.
跟我讲他爷爷的故事,老人现在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饱了没事儿干,除了躺着、坐着,就是院里、村里跟老朋友下下棋,聊聊天,侃侃过去。买了各种电子产品,给老人解梦,但基本不用,搁置家里,还是喜欢一如既往地家里、院里、村里转悠,周而复始。
他觉得那样的生活清苦,没见过大好世界,没体验过现今便捷,只能目送他垂垂老矣,自己却无能为力。
2.
我的一个表弟,大学毕业,家里给安排好国企工作,朝十晚三,上班喝茶看报,下班尬酒K歌。他觉得那样的生活也不错,算计着一个月发多少钱,一年能攒多少钱,几年能买一套房,何时能攒一辆车。
可能他早就忘了,那时,三年级的自己就会解答“鸡兔同笼”的难题,初一就已经获得过省优秀作文一等奖,高中闲暇还能写出几万字的玄幻小说。但现在,他好像早已满足未来若干年后的一切诉求,没目标,没动力,浑浑噩噩。
3.
小时候,谈到未来,目光坚定,踊跃举手,恨不得站起来振臂高呼,发誓定要实现理想。而长大后,那些“科学家”“天文学家”“旅行家”,好像都被生活万箭穿心,如行尸走肉般千疮百孔,最后随别人嘴里的“现实”,灰飞烟灭了。
公司新来小朋友,上班迟到,下班早退,毫无工作观念。觉得上班只是吃喝玩乐的附加状态,今天有饭吃,不工作无所谓。他们认为,学历不高,没有经验,只能破罐子破摔,混一天是一天了。
我跟朋友讲,你看似清苦的,他们可能并不认为自己多清苦,因为他们根本无意识什么是“不清苦”,只是我们站在自己角度,觉得他们清苦罢了。
格局是什么,另一种定义就是见识。你见识过好,就受不了差;你享受过圣心堂飘香四溢的肉松面包,就忍不了杂货店乱七八糟的山寨饼干;习惯了随意温暖的文化社区,就受不了到处张贴性病包养的逼仄弄堂。
他们过惯了那样的生活,就会觉得那样的生活也马马虎虎,勉勉强强,得过且过着。
习惯了眼下安逸,就定会心恋美好。可不向前看,不往前走,抛不下‘性灵诗酒花’,将来都得发愁‘柴米油盐酱醋茶。’
环境影响生长,安逸就像裹着华丽外衣的谎言,告诉你生活原本就该如此如此。十几年前,身边开高档豪车,吃饕殄盛宴,穿名牌大衣的同学可谓是安逸,可现在看看,国企制改革,下岗的下岗,离职的离职,变卖车房养家度日的比比皆是。
当年喝茶看报,不思进取,业务能力丧失,逻辑思维混乱,一肚子官腔官调的人,出来能干什么?退一万步讲,哪里寻得来一辈子的安逸生活?
社会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固守原地,贪恋温暖,不是原地踏步,而是退步了。
庄子在《寓言》篇里有一段经典,“一年而野,二年而从,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来,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意思就是说小时候纯真质朴,个性强烈,遇到的困难多了,就顺从世俗规则了,随着慢慢成长成熟,就会明白原来不懂的很多事情,变通彻明达,进化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可人,如果止步于“五年而来”的境界,所谓主流价值观所推崇的功成名就,你的收获、你的所有,不敢说放手就放手,那么,你就看不到未来的“鬼入”、“天成”甚至“大妙”的壮阔人生。
站在时代风向剧烈交替的路口,想到那么多壮志凌云未筹,就万不敢贪恋眼下温暖。人生必经的局太多,不能只做加法,不做乘法;不能眼里只有价格,没有价值;不能靠一味攀爬,来获取生存的意义,精尽到一定程度,局,不破不立。
不念过去,不问将来,乘风破浪,蒙眼狂奔。别让生活躲在背后,偷偷发笑:“你瞧,那货终于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