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服别人并不容易,如果这个人是自己的领导或者客户就更难,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说服帝王的故事,充满了说服的艺术。
《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载于《战国策》,白话文如下: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做人质,援兵才能派出。"赵太后不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明白地告诉身边的近臣说:"有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人,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
左师触龙希望去见太后。太后气势汹汹地等着他。触龙缓慢的小步快跑,到了太后面前向太后道歉说:"我的脚有毛病,连快跑都不能,很久没来看您了。私下里我自己宽恕自己。又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适,所以想来看望您。"太后说:"我全靠坐车走动。"触龙问:"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吃点稀粥罢了。"触龙说:"我现在特别不想吃东西,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就慢慢地稍微增加点食欲,身上也比较舒适了。"太后说:"我做不到。"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些。
左师说:"我的儿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才;而我又老了,私下疼爱他,希望能让他替补上黑衣卫士的空额,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禀告太后。"太后说:"可以。年龄多大了?"触龙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小,希望趁我还没入土就托付给您。"太后说:"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说:"比妇女还厉害。"太后笑着说:"妇女更厉害。"触龙回答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就超过了疼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不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左师公说:"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些。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拉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这是惦念并伤心她嫁到远方,也够可怜的了。她出嫁以后,您也并不是不想念她,可您祭祀时,一定为她祝告说:'千万不要被赶回来啊。'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太后说:"是这样。"
左师公说:"从这一辈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到赵国建立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子孙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赵太后说:"没有。"触龙说:"不光是赵国,其他诸侯国君的被封侯的子孙的后继人有还在的吗?"赵太后说:"我没听说过。"左师公说:"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子孙头上。难道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这是因为他们地位高而没有功勋,俸禄丰厚而没有劳绩,占有的珍宝太多了啊!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珍宝,而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我觉得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因此我认为您疼爱他比不上疼爱燕后。"太后说:"好吧,任凭您指派他吧。"
以上就是《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
故事开头的背景,是赵太后发话:有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人,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在此背景下,触龙仍然逆势而上,勇气实在可嘉。
触龙先说自己身体不好,又关心赵太后的身体,几句闲聊,就降低了赵太后的敌视。说服人的时候,不要一开始就让对方看出来意,那样会引发对方本能的抗拒。不经意的闲聊,可以缓和气氛,这样才能得到继续说话的机会。
接下来触龙请赵太后帮忙,收下他的小儿子当卫士,把赵太后放在一个主动位置上。当人处于主动地位时,心理防范会进一步降低。这个话题成功地激发了赵太后的兴趣,赵太后主动提起了父母关爱子女的问题,接下来的一切就显得更加自然。
赵太后送女儿燕后出嫁的事实,是触龙的杀招,他用赵太后的亲身经历引出了“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长远”的核心观点。
这时候的赵太后已经冷静下来,她同意了触龙的观点,说服工作几近成功。
接下来,触龙继续举例说明没有为国建立功业的继承人都没有好下场,并且分析了长安君的情况。
至此,赵太后被彻底说服,长安君出为人质,赵国得到救兵。
纵观整个过程,触龙先成功降低赵太后的抗拒,继而从侧面引出关爱子女的话题,接着以事实为依据引出观点,最后用事实加分析说服对方。
一个典型的说服过程是感性切入,理性导出。具体说就是:降低对抗(获得认同)+引出话题(寻找共同点)+事实(事实在论点之前)+ 实证分析 (转入理性过程)。
除了过程,策略也很重要。
李德哈特在《战略论》中提出了“间接路线”策略,这个策略非常适用于说服人。
“间接路线”就是通过某种方法使敌人失去平衡从而取胜,而不是正面较量。比如常见的烧粮草、断水源、反间计、心理战等都是间接路线。
如果正面反驳,一定会激发对方的反击。触龙从自己的儿子说起,说到赵太后的女儿,一直都不提长安君,就是间接路线。当赵太后同意了触龙的观点之后,意味着赵太后的想法已经“失去平衡”,后面被说服是很自然的了。
触龙能说服气头上的赵太后,看来说服人也没有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