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预约,公众号预约功能已关闭,但博物馆依旧需要预约。新的预约通道在“北京警务”小程序,首页有博物馆预约功能,按照指示操作即可。
北京警察博物馆位于东城区东交民巷36号,是美国花旗银行北京分行旧址,建筑风格为西洋古典式,建于二十世纪初,因此建筑本身就是一件文物。
NO1.警魂柱
进入大厅,入眼就是警魂柱。肃穆的仰视这身高6米,宽1.8米,重5吨的青铜雕塑,内心波澜壮阔。
警魂柱的四面素材并不相同。正面的盾牌饰以警徽,盾牌后面是一把利剑。左面的祥云上端坐着一尊獬豸。獬豸是传说中的异兽,能辨曲直,象征法律的正义和尊严。右面是腾飞出熊熊火焰的再生的凤凰,讴歌人民警察为事业献身虽死犹生。背面的盾牌镌刻警察誓词,盾牌后面是另一把利剑,剑峰向上托起一轮太阳,寓意人民警察用正义捍卫光明的神圣职责。
恰好遇到一对父子,父亲拉着儿子的手一边绕着柱身走动一边讲解着雕塑的意义,仿佛看到传承的种子正在萌芽。
NO.2《北平概况》
是被备注一级文物吸引过来的。简单了解一下,《北平概况》是1948年11月由书报简讯社编印的书籍,油印、线装,共分四册。内容涉及北平城的军、政、农工、商、学等方面的情况。第一册介绍北平城内的党政军等机构;第二册介绍特务机构及重要特务分子;第三册介绍公产逆产(敌伪产业)及重要工商业;第四册介绍社团、文化及外侨等。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当时北平的社会情况,还专门设有“名胜”一章,列出了包括故宫在内的19处名胜古迹,并强调了保护这些名胜古迹的重要性。
根据文物的重要性分为一级(特别重要)、二级(重要)、三级(比较重要)和一般(一定价值)。
NO.3英烈纪念墙
英烈纪念墙以象征性的艺术手法,一双双眼睛,一双双大手,既是忠诚和慈爱的投射,又是呵护生命的护城河。据说这堵墙的由400来块来自四川歌乐山红砂岩组成,红色的石材犹如烈士的鲜血,让人震撼难忘。
图中一大一小正在翻看的材料,每一页都是一位首都卫士的英灵,他们中间有的才17岁,有的60来岁。站在那里一页页的翻看就如同穿过时空与他们对话,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沧海横渡,方显英雄本色。他们是人民的英雄,却也是一个个平凡家庭的一分子。他们成为英雄的那一刻,他们就不再只是自己,而是与日月同辉的凛凛正气。
NO.4 反字观察镜
这是来自刑侦科技板块,更多的篇幅是对DNA、指纹、测谎仪、画像等等高科技的介绍,我沉迷其中。得益于对港剧警匪片的迷恋,看着这些知识可以和电视剧中的案情对应起来。
看到这个民警自制的观察镜,对刑侦人员的佩服又增添几分。电视剧案情的每一步推进,放在现实中都包含着刑侦人员呕心沥血的付出。
NO.5 盔甲
来自三个不同时代的盔甲。左侧的是建国后第一套女警裙装,右上是来自明代御林军的“锁子甲”,右下是1950年左右交通警察夏天穿的竹背心。
NO.6北京现存最古的消防车
北京现存最古老的消防车,俗称——水龙。制造年代大约是清代晚期,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广东省制造的一辆国产消防车。这辆消防车的主人不是清朝的皇宫,而是外城的“同善总局”,同善总局又称同善水局,是民办的消防组织。
NO.7爱仁巡警部教练处卒业文凭
一级文物,来自光绪三十二年。 追溯历史,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拟在京师陆续裁撤五城司坊各署,创立工巡局,效仿外国警察制度,用警官、巡警,分段站岗,先在内城试办。
光绪三十一年,成立巡警部,掌全国警政,直辖京师司法、内务、治安事宜。巡警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警察管理机构,徐世昌是巡警部第一任尚书。当时把警察解释为“警其未然,察其已然”,警察的职责是“纳民轨物”。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重新厘定全国官制,巡警部改为民政部。
整个布展还是非常用心的,但这种类型避免不了一下触发情绪的开关,所以偶尔的情绪低落是难免的。在这里见识到1983年严打,看到清朝的刑具和监狱,也了解到很多恶性案件,总归是开馆有益。去法院博物馆发现年轻的观众大多是初中高中生,来到这里发现更多的是小学生。
对了,喜欢QIang械的朋友绝对不容错过四楼,各式各样的真家伙都带着身份证摆在那里,虽不能碰触,但绝对是大饱眼福。
阿淼写于2024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