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总是习惯于说“知行合一”,习惯于说“学习”。
早晨阅读修远教育课程教材《智慧家长》一书时,有两个词赫然映入眼帘:一是“行知合一”,二是“习学”。这里把上述两个词中的个别字颠倒顺序来讲,目的是强调实践和练习的重要性。
结合自己这些年在学习和实践上的体验与感悟,觉着这种理论也确实是挺有道理的。
知道不一定做到。从儿子上小学起,我就开始看家庭教育的书籍,了解了很多理论,却仍旧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磕磕绊绊,直到去北京参加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开展了系列的跟踪训练之后才找到了一点感觉,慢慢才上了路。后来学习心理学,自学了一年多理论,考了二级咨询师证,仍是对咨询一窍不通,直至后来参加了心理咨询实操班训练,再后来参加焦点学习,师从刘友龙老师,与全国各地的焦点学员们抱团前进,不断开展约练、定期参与讨论,读书打卡、持续进行分享。。。。总之,把自己大量地卷入到练习之中,增加“习”的成分,才敢于做地面咨询、才敢于上台讲课。。。也正是因为有了大量的“习”,才给自己创造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当然,前提必须得有大量的“学”为基础,如此才能称作为“行知合一”。
其实,孩子也同样如此。记得此前曾写过一篇分享,题为“孩子越用越有用”,说的就是同一个道理。如果要想让孩子能力更强,唯一的方法就是给孩子不断提供“习”的机会,也就是让孩子不断地去做,只有在不断地尝试中,孩子才会摸索和总结经验,近而拥用这项能力。比如:要想让孩子学会做饭,必须得让孩子练习亲手摘菜、操刀、炒菜等;要想让孩子会游泳,必须让孩子泡在水里去练。。。
有时会听到教育专家说:如果想让孩子失去哪方面的能力,家长就帮他去做;如果想让孩子失去所有的能力,家长就帮他去做所有的事情。说的是同样的道理,转换一下说法即是:如果想让孩子拥有哪方面的能力,家长就要有意识地让他在这方面去练习;如果想让孩子拥有强大的综合能力,家长就需放开手让孩子充分地去尝试所有的事情。
记住了,改变、成长的关键词——“习”。去 用、去做、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