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

读书感悟

原先也看过稻盛和夫的一系列的书,也挺赞同稻盛和夫的理念的。但是自己那时从众多书籍中学到理念在和别人讲的时候总会被否定,自己也就渐将自己的那些观点给隐藏了起来,因为找不到可以理解的人。

这次重读稻盛和夫,同样也很佩服他,同时他一些理念也和一些其它书中理念相符。

稻盛和夫在干法中强调工作是幸福的来源,这个观点和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对生活的意义思考一致。

在纳粹集中营的高压环境下,当死亡,恐惧弥漫在自身周围是?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弗兰克尔告诉我们 (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也就是说 工作 爱 苦难。

工作是一个人生活的意义所在幸福的来源,几乎所有人都忍受不了无所事事的感觉,总会尝试用各种各样的快速刺激,游戏,短视频,酒精去填补空虚。而这带来的结果就是更大的空虚感,这就是如今这个快速社会所形成的一种新的模式,经历短,回忆短。在如今这个大环境之下,一个人如何才能找回那种 经历短,回忆长的时刻。工作,忘我的工作直到忘记时间。当工作完成之后那巨大的满足感绝不是可以褪去的。说起工作想起最近二刷的一本书《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她状态最好的时刻就是工作的时刻,不论她做的是收银员,风俗业,还是美发师她都能做到最好。

爱同样也是一个人幸福的来源。何谓爱,用稻盛和夫的话来说就是去利他,利他是爱的本质。同样也是如此,利他是一个人到达山顶所必须所具有的信念,将他人放在心中,用利他的思维去思考做事,做人。而爱这一意义弗兰克尔也说: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只有在深爱另一个人时,你才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本质。只有通过爱,才能看到你所爱的人实现他的全部潜能。也许有人会说爱是抽象的。的确,爱的确是抽象的,不过我们只需记住利他即可,因为利他总是会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最贴近的莫过于做核酸结束时的一声“谢谢”。

最后一点苦难怎么去理解呢?稻盛和夫年轻时的经历并不顺遂,经历了很多苦难,也曾对生活放弃过希望。这很正常,因为年轻时的苦难的确会严重打击一个人的信念。不过也正如稻盛和夫的父母教育稻盛和夫的一样,年轻时的苦难是一笔财富,花钱也买不到。当年龄越来越大,知道的越来越多,我们要感谢那些提前到来的苦难,因为就是那些苦难才让我们更珍惜幸福。就像一句话所说,因为经历过黑暗,所以才知道光明的可贵。同样弗兰克尔也强调苦难的意义就是在苦难中去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就是为何苦难是幸福的来源。对于苦难的理解,我是非常相信弗兰克尔的,因为他是从纳粹集中营中出来的,他经历的苦难比我们多太多。

最后总结一下

幸福的来源

1.工作

2.爱

3.苦难

3.苦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