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

      想了许久,还是觉得这个现成的题目最适合这篇文字了。

      这几日读杨绛女士的<我们仨>,心中已有许多共鸣,恰逢元宵佳节,我又想起最思念的那个人。

        小时候,我曾在南平度过一段童年,阳台上种着葡萄和石榴。夏天的傍晚,小小的我坐在草席上乘凉。这时,他总会递给我一小串刚摘下来的葡萄或是一粒石榴。夜幕降临,我躺在席子上,他摇晃着蒲扇送出阵阵凉风,我就在凉风中渐渐睡着了。这样的记忆伴随我度过了一整个夏天。

      长大后,他总喜欢让我替他做些小事,而他就坐在我身后,乐呵呵地一边看看电视,一边看看我。有一回,他让我把红纸剪成的古诗贴在学生送他的铜质摆件上,心急的我把最后几个字贴歪了。我懊恼地指给他看,他看了说:没事,这样可以,可以。下次做事再耐心点就好了。他把摆件放在楼梯的转角,我每次经过,总会想起他说的话。

        上大学的第一年,他乘着火车,经过三天两夜的长途跋涉,一路送我到学校。有一年暑假,他带着我和妹妹坐中巴,车上人很多,他用一只手臂用力挡住一个不断挤过来的中年男子的身躯,厉声说:"干什么!没看到这里有两个女孩吗?"他苍老的脸上有种莫名的愤怒,我愣住了,那是我第一次见他发火。

      2003年,我到厦门工作。他坐火车来厦门,看着他的白发和微驼的背影,我发觉他老了许多,但那时,我仍觉得他可以活很久很久。

        2007年,我和老公在酒店举行婚礼,他坐在台下的主桌,望着台上的我们,百感交集,老泪纵横。

        他每次来厦门,父母和我们无论多忙,都一定会抽时间轮流带他出去走走,他最喜欢吃一些新奇的小吃。

      我刚拿到驾照的时候,陪他出去夜游,我说不敢开车,他说:开呀,有车怎么不敢开,多开胆子就大了。

      那段时间,他住进长州的医院,子女们轮流照顾。住院期间,他精力很好,每天早起散步,就是吃的比较少。老公去长州看望他,他很高兴。临出院的前几天,他对我母亲说:我不记得囡囡(我的小名)小时候的模样了。

      在电话里,他对我说:最近胃口很好,吃的比较多,再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你照顾好自己,不用担心我。

        我说,出院后,我就回老家看他。他说:好啊。

      那时,我不知道,这竟是我跟他的最后一通电话。

      出院那晚,他翻过人生的最后一页,永远闭上了眼睛,大家都有些措手不及。母亲说,他走得突然,却也走得安详。

      他,是我母亲的父亲,但他从小就让我喊他爷爷,他跟别人介绍我时,总说:我孙女。

      在他离世前,没能见到最后一面,成为我至今最大的遗憾。我突然明白,有些事,如果你想要去做,一定一定不要等,也许这一等,就是最后的诀别。

        多年过去,在每个热闹的节日里,或是夜深人静的晚上,总还是常常想起他,想起他站在院子门口,对我说:囡囡,回来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图/另维 我长大的小巷叫慧安巷。 01. 许多年后,关于小巷,我的记忆零碎且模糊。 突然,一两个情景又特别清晰...
    另维_阅读 2,518评论 12 91
  • 端午节将至,离家整整一年了。 昨晚和父亲通话,语气里满是兴奋、紧张又不知所措。或许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在外面多注意...
    旅行祈祷与爱阅读 831评论 0 0
  • 爸妈,今天是八月十四,是您们的小孙子睿睿一周岁生日,弟弟一家来到我这里,一起为睿睿庆生。 席间,我问起农村对小孩第...
    暖曦阅读 1,442评论 49 65
  • 每年临近这个月亮特别圆亮的日子我总是忍不住回忆起2012年的那个中秋,妈妈平分了一个巴掌大的月饼,一家10几口人在...
    丁臭臭阅读 445评论 0 1
  • 为一个女人改变自己的一生,这值得么? 值得啊 以前我是一个没有梦想的发明家,现在我要做一个电器店的小老板,我要给荔...
    静姑凉啊阅读 14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