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家里的窗帘没有拉开,就在一方之地转来转去,有种不知今夕是何年之感。想到两个月前借的书已经到期,甚至已超过几天,今日按计划必须出门。
醒来更换房间床单被套,家里卫生大扫除,再洗漱清爽出门,觉得这样才是舒舒服服的出门状态。去取咖啡的路上,是下午3点多钟的太阳,明明是秋季的鹭岛,还是有些过分的热,穿着短袖,有不毒辣的阳光,还有偶尔拂面而来的风,不得不感慨,那确实得出门一趟才能感受到。家里小小一处兜兜转转总偏于压抑。
周末的地铁里人确实有些过分的多,都赶上上下班高峰区的人流量了。阳过之后的后遗症,在人多的拥挤空间总觉得无法好好呼吸,幸亏到站时间尚在接受范围内。进入图书馆前被保安大叔提醒,不能带着咖啡进入,硬是一口气闷了剩下的三分之一,进来至今肚子里是还没消去的饱胀感。偌大的图书馆,位置许多,人也不少,不过大家伙全部安安静静呆在各自的一角,更忙更的。打开电脑前记录,习惯性找耳机想要开着音乐,却发现带了耳机壳,忘记耳机没放进去,终究还是没能听上音乐,实在有些哭笑不得。今日注定想要让自己真正安安静静记录了。
今日没有午睡,来到如此环境,好像有股困意袭来,忍不住打了数次哈欠,真的想睡。趴了一会,手脚都压得有些发麻,额头也沁出微微汗意,室内出乎意料的闷热。还是想出去吹吹风。
跑出图书馆,却也懒得跑太远,便随意地坐在图书馆门口外的台阶。此时的天已经完全暗下来了,门口也有人随意坐着,旁边有小孩奔跑的声音,也有路边的车来车往。这样更舒适些,所以继续打开手机记录。
记得前面的几篇的小作文就写过自己自从西北回来就像封锁了一般,陷入自我拒绝期。记得上周出门去医院的时候,旁边的一个小姐姐跟医生拿药,听到她拿的是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看着她与一般普通人无异的脸,想着她经历了什么呢,正在抗争着什么呢。当然想法一闪而过,随后忙自己的事去了,是他人的事情与我无关的淡漠感。想来也不是完全不在意,不然又怎么记得这一片段呢?
这个周末去看《最是人间烟火色》的cut,配乐是《假如爱有天意》的女声版,结合剧情有种不一样的感觉,是一种温柔又觉得有点悲伤的声音。这部剧的景非常美,我知道是自己喜欢的风格,就像《去有风的地方》一样的舒缓,但是是另一种缓慢的古朴。所以我想,这部剧我该不倍速去完整去看看吧。
又是一年将近年底,最近的自我拒绝期真的是格外没有信心。今天随机看了一个UP主对于古早韩剧金三顺的解说,时隔那么多年的剧,却依然有人坚持于此却又困顿于此,甚至有些自欺欺人没有提及,但是又充满不安。
金三顺角色解析有一段话:三顺对名字的厌恶是对自我短板的厌恶,三顺没有对自己完全的包容与肯定,某种程度上她是自卑的,名字是她自我厌恶的外在表现。她要做的是不是强行将自己变成熙珍,而是放下另一种人生的渴望,转而接受自己的人生。三顺的生活明明已经自我填满了,为什么还是那么渴望爱情。因为周围的一切都将她推进社会评价的体系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将女性放在婚恋市场上为基准,将女性放在求偶位置上做出的判断,而金三顺恰好掉入这样的体系中。可为什么女性要以婚嫁的标准来定义自我的价值?这是大概二十年前编剧提出的小小质问。
也是巧,这句话在《最是人间烟火色》的男主景琛口中也曾说出:女性的价值不是以婚嫁和爱情来判定的。记得弹幕很多的女生因为这句话而对男主好感倍增。你看,一样的话题在时隔二十年后,其实还依然有许许多多的女性在同个事情兜兜转转里打转。我想编剧想通过男主的这句话来传递这样的观念,看起来男主是很懂得尊重女性,可是有个bug,传递这个主题的剧,其实剧情基本都是在演绎男女主相遇与相爱的爱情剧。顿时觉得缺少说服力,不过还是在给女生对于爱情造梦的实核的同时,又通过零星的台词来满足现有独立女性包装的认知,增加对这样男主角色的好感。
写下这段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有点犀利,实际上呢,我们一边开始有所觉醒,一边困顿于社会价值体系里无法自拔。这也许就是种种自我认知带来的痛吧。人有自厌,在走向自洽的时候心历路程漫漫。
记这样翻涌的思绪是在立德路,在图书馆的随意阶梯上。有音乐,有风,有车鸣声的一个天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