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不少书,可是,很久没用试过有“如饥似渴”的感觉了,只有以前在学校的时候看琼瑶、看三毛、看古龙、金庸之类的才会有的感觉,然而,看这本非暴力沟通,又让我找回了这种感觉。我没有速读,按照我看书的习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利用三天的闲暇时间,我把这本书看完了。而且,在看书的过程中,脑子一直跟着这本书的节奏思考。
本书的主线,都是围绕着爱而进行,首先,我们需要爱自己,包容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有情绪,我们会失落,会遗憾,要敢于表达我们的愤怒,慢慢培养对自己的爱。这里说到了一个观点,你自己没有的东西,是无法传递给别人的。跟别人的沟通,都是基于爱而进行。
作者告诉我们,在与别人交流沟通时,我们需要从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方面去考虑,这样的沟通才会是最有效的沟通。
观察:作者卢森堡博士告诉我们,当我们看到一个行为,一个场景,我们需要把看到用语言描述出来,不带任何的想法和评判。比于,当我们回到家看到孩子把玩具丢的一地都是的时候,我们只需要说:我看到地上有很多玩具。感受:当你不带任何情绪色差描述完你所见时,接下来,需要表达你这个时候心里的感受。我很烦躁,我很生气等等。需要:这个时候,把你的需要告诉别人,我是一个爱整洁的人。最后一步,请求:把你的请求说出来,越具体越好,我希望你可以在5分钟之内把玩具收拾好。当你不带评论,不带指责说完这些以后,相信孩子会很快就把玩具收拾好。
然而,大部分时候,我们说的是:你怎么搞得,把玩具丢的一地都是,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我很生气,下次你再这样,就不给你买玩具,不带你出去玩了,快点把玩具收拾好。而这个时候,孩子会不知所措,或者在想,反正下次才罚我,那我下次收好就可以了。而下次,孩子依然不记得。这属于无效的沟通。
所以,作者认为,在沟通中,说出自己的需要和请求,非常重要,越具体越好。试想一下,我们对同事,对领导,对父母,对丈夫/妻子,我们有把我们的具体的需要和请求明确地告诉他们了吗?对于父母,说出我们自己的需要和请求,父母对于我们的爱会更加具体。对于孩子,说出我们自己的需要和请求,孩子就能够从中学到如何去处理事情,如何去得到别人的赞美和认可。对于夫妻,说出我们自己的需要和请求,那么夫妻之间少了猜疑,多了理解,爱则会越来越浓郁。
在沟通中,少一些评判,少一下责备,少一些建议,少一些比较,我们会越来越和谐,我们付出的爱和接收的爱,都会越来越多。
PS:这是一本浅显易懂的书。看懂容易,执行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希望能跟看过这本书的朋友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