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取档案的时候回到了教室,偷偷地拿出手机在楼道和教师前匆匆忙忙地照了两张,东张西望收起手机,才突然想起这个学校里再也没人管得着我了,我手里拿的还正是毕业证。
于是我可以离开这个爱之深恨之切的学校,同时离开了42,离开了高中同学,离开了小组里的他们。
不由自主想,原来生活充满了这样的阴差阳错,充满了那样的不如愿与遗憾,正因如此我才能在最应该奋斗的时刻遇到他们。
这个组的成立真是一言难尽。成为同桌的我们并不早已约定,何况本校规定男女一般不能坐同桌,当班主任有意让我们成为同桌时,事实上,表面云淡风轻内心狂喜无比的人是我。我们已是老同学,高三的磨砺必定让我们的友谊更珍贵。而剩下的两个组员如何只能看天命,对一个最后临时组成的小组来说,这是没有选择只看运气的一次豪赌,赌注便是高三一年的悲欢离合。
不得不说,起初我觉得我的运气差到爆。同桌是男生就罢了,两位后桌还都是男生!这叫话唠如我怎么跟人愉快地玩耍倾诉!
(然而如今,对于身处于一个男女比例2:9的大学班级的我来说,高中的我真不珍惜和男生们一起生活学习的日子,没有更好地学会男生普遍具有的大大咧咧和那种学习的疯劲头。)
最关键的是,他们似乎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政阳打完篮球总喜欢借纸擦汗,可他从来不买湿巾,还总是厚颜无耻地说“再来两张”;先达由于沉迷学习,传学案的时候总是长期不在线,非逼得人把悬在空中的手垂下再转过头用眼刀子狠狠地剜他一下;至于昕哥,有时候问他题他会非常生气地骂人,说自己觉得好麻烦,怎么你们这都不会,搞得别人都感到很羞惭。
再加上,我管不住自己的嘴,我们组常常聊天聊成乱糟糟一团(或许是我太话痨的原因);更甚,明明我一直是个恪守班级规矩的顺民,每次小组排名倒一罚表演节目的领唱却还是我……种种事情都让人觉得气愤,更不必说有口无心的他们无意中对我造成的言语中伤,让我更觉烦闷。
所以,我本能地不想问他们问题,大概是为了躲避错题,躲避那个一筹莫展的自己,更是为了躲避他们耿直的语言与行为。
开学第一次意外中考得太高的结果,就是再也无法考到那样好的成绩,回到那样高的位置。于是高三前期我总在想,我为什么这样无能,为什么越学越糟糕。有时候一句慨叹便会这样脱口而出:昕哥,你说咱们复习到动量的时候怎么办,我完全不会……而昕哥便会对我说,第二遍学肯定会有所进步的,再说了,鸣姐不也回来了吗!
即使这样一遍遍希望着自己物理有所进步,但可惜物理成绩总是在末端,拖着后腿。别的成绩并未有起色,更何况语文英语拉不开分数,导致我越来越发愁,成绩也在低水平段停滞不前。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有一天突然想着还是觉得要尝试。我觉得我还是不要再去隐瞒我的问题,勇敢地问昕哥先达和政阳吧!就是那天开始我确立了“不怕丢人”的基本信条,开始真正敞开心扉去求助那些我讨厌过的人。
令人惊喜的是他们并没有排斥我过分叨扰,我才发现心理生出芥蒂的人其实一直都是我自己,他们从来没有把我当成外人。相反我还感到很羞愧,他们问我问题时,我常常觉得自己高出一等,甚至态度很明显地表现出不认真与敷衍。甚至昕哥看到我愁眉苦脸的样子还总是关心地问我有没有问题,他的关切真让人受宠若惊。
他们不屈不挠只为探求真理的态度令我叹服。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寻求到事物的原理和问题的答案就好了。
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你要学习他们,只要问会问懂这些问题就可以了啊,我对自己说。
我开始想要摆脱一直以来淤积于心中的抑郁情绪,参与到他们对数学物理题目的交流与对化学生物知识点的记忆中,如果有什么可以帮到他们的也会尽量去帮忙,我也逐渐感受到这群男生的友善与乐于助人。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高考的临近,外界的批评与职责和内心压力再次加重,一模之后的我再次陷入了抑郁情绪,我再一次开始无心学习、唐突度日,觉得生活除了混日子以外没有任何能做的。而在一节数学自习上,我和先达聊了很久的天。其实首先是他主动对我倾诉(我一般不主动对男生说起我抑郁,因为当时的我总认为会被嘲讽学习成绩不好),我才了解那个在后桌安静学习,时而“撒娇”,时而打篮球打羽毛球的小公举男生(别人都说他好幼稚,可我对他好感很高)也在担心着自己的成绩。我还以为他们学霸的心里只有学习以及必胜的信念,没有别的“杂质”呢。
他说,他很担心自己考不上北交大,他是孙辈中唯一的孙子,他总希望自己出人头地,不要比四个姐姐差太多。我尽力地劝慰他,不知不觉还觉得自己心里好受很多。看到他欣慰的表情,我自己心里也感受到些许安慰。
后来,听昕哥说起“考不上西交就复读”,政阳说“想要超过厦大的分数线好多好多”,我才知道原来大家都思虑深重,但他们往往能将忧虑转化为动力,多学一些东西,而不是仅仅自怨自艾。
现在想想自己,如果能少哭一会儿,多学一点儿该多好,少想一些可怕的或者光明的未来,为了更好的分数多忍耐,或许会有一个更好的明天吧。
高考前一个月,大家都无心学习,就算坐在桌前用功也多半是心不在焉。大概就是那种心中恐惧未来却又想恣意放纵自己疯玩的感觉,组里也聊起了考后的种种欢乐,也同样开始畅想狂欢的生活。即使这样,我却惊奇地看到,平时打球不上课不回来的政阳坐在桌前一学就是一整天……半开玩笑地问他是不是又失恋了,他只是说,他怕他离厦大太远。
考后的小组似乎完全失去了曾经具有的那种一起上台四声部唱歌的、做小组值日时的羁绊。不过这也是必然,大家注定四散分离。或许他们三个男生彼此还能多多聚在一起,四人相聚注定已经成为泡影。(可能是我觉得太尴尬了吧,一直以来也没有好好地道谢,更没有一起出去玩的经历。)
最后,昕哥考砸了但也去对外经贸学了金融,政阳奔向相反的方向来了天津,先达没有考上北交大但也去了威海读985,我还是去了师范,在西北偏安一隅。
生活就是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情吧,我们也如愿以偿地离开了高三、离开了知达,散落在天涯。
如果没有一次次阴差阳错,就没有如此这般故事了吧?但如果没有这样的故事,高三的生活、高三的小组又是否会让人回味无穷呢?
后记:
我的同桌真的帮了我很多,他教给我不会的题目,一遍遍耐心去讲解,并且鼓励我努力学习,不要放弃任何希望。他甚至还教给我学习策略与方法……
我是在高考第一天偶然知道他为什么那么用心去帮我。对别人,按理来说敷衍就好,他对我为何总和他人不同却不夹杂一点其他感情。妈妈告诉我,他对他的妈妈说,随便给别人讲讲题就算了,但她作为他六年的同学并且又是他的同桌,一定要尽全力让她弄懂所有题目。
当时我就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我为什么会碰上这么好的无偿地去帮我的人,他虽然也会发脾气,但在我身上真的投入了他的时间。
那天下午的数学,我考出了高三以来的最好成绩。
最后的最后,我们可能都没有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可是我们成为了我们自己。
我们必将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