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今天为您讲解的这部作品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经典著作《前夜》。
在剖析这部作品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屠格涅夫先生,有助于听众更好的了解他的作品和创作背景。
伊凡 .谢尔盖耶维奇. 屠格涅夫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热爱文学,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著作有很多,如《猎人笔记》,《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等。屠格涅夫的作品很受年轻读者的欢迎,爱情是他作品中永恒的话题,但屠格涅夫终身未婚,他一身中唯一真爱的波依娜.维亚尔多夫人,有着幸福的家庭,所以他只能追随在她身边,和她及她的家人成为很好的朋友,爱情方面,他们并没有什么发展,屠格涅夫最终孤老终身。或许有此原因,屠格涅夫笔下的爱情故事,都有着美好的过程和悲伤的结局。
《前夜》是屠格涅夫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他的朋友瓦西里.卡拉杰耶夫自知无写作天分,把自己未完成的手稿赠与屠格涅夫,希望他能更好的诠释这部作品。当这部作品问世后,确实在俄国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这部著作不仅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而且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如书中表达的年轻人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及对人物个性的塑造,都是值得学习的典范。
好了,以上是为您简单的介绍了作者及其这部书的创作背景,接下来为您概括介绍一下本书的基本内容,并进一步详尽的为您解读屠格涅夫的这本著作《前夜》。
故事的核心内容讲的是,俄国女孩叶琳娜不顾家人的反对,通过自由恋爱,和保加利亚青年英沙罗夫,结为夫妇。但幸福的日子总是很短暂,他们婚后在回保加利亚的途中,英沙罗夫因病去世,叶琳娜没有再度回到俄国,回到亲人身边,继续以前的优渥生活,而是留在英沙罗夫的故乡,继续丈夫未完成的事业,过着充实而自由的生活。
以上是对这本书做的概述,下面将为您解析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一,对自由生活和美好爱情的向往
二,际遇爱情并具坚守爱情的勇气
第一部分:
《前夜》中的女主人公叶琳娜在屠格涅夫笔下近乎完美。她的父亲几乎不管家中事务,对叶琳娜也很少过问,一味追求自己享乐。母亲因为丈夫的不忠,长期压抑的情感使她多愁善感,总是沉浸在自我的悲情中,无法排解。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叶琳娜养成了独立思考,冷静处事的性格。她虽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却不像贵族小姐那样,整天围着交际舞会和绅士打发无聊的时间。她和家族中她同龄的年轻人也走的不近,这不能说明她是一个性格孤僻,傲慢的女孩,相反她有思想,善良,真诚。
叶琳娜小时候唯一的好伙伴卡嘉是一个小乞丐,她和卡嘉是很要好的朋友,而且她们的友谊是平等而真挚的。叶琳娜在某种程度上对这个朋友还有点崇拜和敬意,因为她的朋友想着总有一天会摆脱她婶母的虐待,过那种“完全听凭上帝的意旨生活。”而叶琳娜幼小的心灵此时已埋下了渴望自由的种子,希望将来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受人摆布。
叶琳娜二十岁时,出落的美丽,大方,在她身上爆发的青春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热爱,与她一尘不变,庸俗无聊的世俗生活不断交锋,使她备受折磨。一直以来,她把这种无处安放的情感,寄托于对动物的爱,对贫弱的同情。书中是这样描述她的情感生活的,“从儿时起,她就渴慕着行动,积极的善行,贫乏的,饥饿的,病弱的人们,使她思念,使她不安,,使她苦恼,她诚心诚意地布施,感到不自主的庄严,甚至情绪的悸动。所有被虐待的动物,饥饿的狗,要死的猫,从巢里颠覆出来的麻雀以至昆虫和爬虫,全可从叶琳娜得到支持和保护。”
“我需要的是什么呢?我的心为什么是这么沉重,这么疲倦?为什么我看着鸟儿飞过,心里也感觉着羡慕?我真想跟它们一道儿飞去呢---飞到哪儿去,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远远地,远远地离开这儿吧。”
叶琳娜身边有两位追求者:舒斌是寄宿在叶琳娜家的一个远亲,他是一个天真,冲动,对生活充满热情,又有点浮夸自负的青年雕塑家,他虽然热爱艺术,但又有着花花公子的玩世不恭。他在爱慕叶琳娜的同时,对同样寄宿在叶琳娜家的卓娅和乡村女孩安努什卡纠缠不清,使得他对叶琳娜的爱情显得放荡不羁。
相比舒斌而言,另一位追求者伯尔森涅夫显得比较沉稳,他善良,克制自己的情感。但他又是一个循规蹈矩,目光短浅,有点迂腐的知识分子。伯尔森涅夫对叶琳娜的爱情没有自信,以至于在英沙罗夫出现后,和叶琳娜的谈话除了围绕着英沙罗夫就再无话题可谈,显得很被动。
最初,叶琳娜对爱情的美好向往,是懵懵懂懂的。虽然物质上优渥,但情感上得不到亲人的理解,甚至父亲认为她有点神经质。也正是这个原因,在英沙罗夫没有出现之前,她对伯尔森涅夫抱有好感,他成熟稳重,知识渊博,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叶琳娜,她喜欢和他交谈,学习未知事物,这在精神上是对她的鼓舞和鞭策。
但对于爱情,她渴望能找到灵魂伴侣,虽然舒斌和伯尔森涅夫都引起过她的关注,但他们却没有成为她最终的选择。正是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伯尔森涅夫把英沙罗夫带到了叶琳娜的身边。
第二部分:
英沙罗夫是伯尔森涅夫的大学同学,他出生于保加利亚一个商人家庭,在土耳其战争期间,父母被侵略者杀害,他来到俄国求学,但心怀祖国,时刻准备献身于解放祖国的事业。英沙罗夫身上所具有的真诚,果敢,坚毅让伯尔森涅夫钦佩不已。伯尔森涅夫在舒斌和叶琳娜面前经常提起英沙罗夫。叶琳娜在见到英沙罗夫之前对此人充满了期待。
当英沙罗夫出场时,作者却没有做过多的描述,场景平淡无奇,英沙罗夫其貌不扬,居住环境恶劣,为了节省开支,精打细算的过活。与之前伯尔森涅夫在朋友面前形容英沙罗夫的种种优点和高大形象格格不入,让人不禁有点失望,叶琳娜第一次见到英沙罗夫时,也没有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英沙罗夫的人格魅力,随之涌现。特别是在一次野外郊游的活动中,英沙罗夫对待比他个头高出许多,挑衅的醉汉毫不畏惧,为维护尊严,把他抛入湖中,让所有人对他刮目相看。而此时,叶琳娜的心,正慢慢地被英沙罗夫所占据。
叶琳娜对英沙罗夫感情的变化,是通过她的日记来传递给读者的,以下是关于叶琳娜日记的摘抄:
“……当他初来我们这儿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们竟能这么快就互相了解。现在就是想到我当初对他的冷淡,我也是欢喜的……”
“……他很高兴到我们这儿来,我看得出。可是,为什么呢?他在我身上发现了什么呢?确实,我们的趣味是相投的……”
“……整晚不曾入睡,头痛。为什么还要写呢?今天他走得那么快,可是我正想和他谈话呢……他几乎好像在躲避我……”
“……答案找到了,事情已经明白!上帝呀!怜悯我吧……我爱他!”
就在叶琳娜确定了对英沙罗夫爱情的同时,英沙罗夫也被叶琳娜的真诚,善良和她坚强的内心所打动,当他为了崇高的事业决定放弃爱情回家乡时,叶琳娜却主动向他表白,愿意跟随他远走他乡。
故事中还穿插了一位由叶琳娜父亲安排的,相亲对象库尔纳托夫斯基,此人有着和英沙罗夫相似的刚毅和务实,但库尔纳托夫斯基却是个很现实,冷酷,专制的官僚贵族,使叶琳娜对其心生厌恶。最终库尔纳托夫斯基和天真的卓娅投其所好,结为夫妇。
叶琳娜和英沙罗夫的结合,必定会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因为他们的行为,是对家庭,社会地位,金钱世俗的挑战。叶琳娜知道,和英沙罗夫结合后,要跟随丈夫回保加利亚,要告别亲人和家庭,等待他们的是贫困,艰险和未知的生活,但这丝毫未能阻挠她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决心,她义无反顾,哪怕是昙花一现的爱情也好过庸庸碌碌的富足生活。
叶琳娜和英沙罗夫的结局是悲剧性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应验了世俗的观念,他们的结合最终没有好的结果,但叶琳娜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勇气令人叹服。
结束语
亲爱的听众朋友,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了,在听完此次分享后,您对自由和爱情肯定也有自己的见解,在我看来,爱情和自由是人类世界永恒的追求,我们更在意它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我们体味到痛苦而甜蜜,充满激情而鄙夷世俗,令人向往又感到困惑的各种情感,交织融汇,这正是真实而又平凡的生活。作品中的英沙罗夫和叶琳娜,他们虽是不同的国籍,不同的社会阶层,但他们打破无形的阶级界限,敢于反抗,这无疑是对自由和爱情最好的诠释。谢谢大家,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