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篇,VB模型有几个缺陷:
(1)当库存低于人工重订货点量时,将要求组织采购,采购量是个EOQ确定的值,一般会取采购人员的经验值;
这个采购量是没有考虑日后的实际需求量的,通用性较差的物料易造成库存积压。
(2)人工重订货点量的确定是考虑该物料消耗是可测的,即均衡的一个日消耗量(TB)×采购提前期(LT);
现在小批量多品种的订单生产模式导致产品的消耗是变化不均衡的,在未采购到位前该物料的消耗突然增大,将导致停产事件。这也就是这次螺丝钉事件停产的根源。
螺丝钉的定额是容易的,故它的采购应该由MRP运行产生,故对该螺丝钉的订货方式进行了调整。
在俊胜公司存在许多物料仍未纳入MRP运行采购申请的方式,有一次总裁主持的会议听到一个被大家认为理所当然的事:
辅助材料是没有办法进入ERP的?理由是有些辅助材料BOM无法定额,还有些辅助材料是反复利用的,根本没有办法进BOM。不进BOM展开MRP运行就没有办法通过ERP来采购吗?
三年后在驲达公司把辅助材料纳入的ERP的管理,用的就是VB的方法。
在推行辅助材料VB采购的方法时,当时确实还是有所顾虑,担心采购人员不能理解,毕竟用ERP去控制辅助材料的订购,把他们一直以来带有较强随意性采购进货方法进行了颠覆。
在取得领导的支持下,组织了一次专项会议,向采购人员询问辅助材料的采购方式如何进行的问题?
得到的一致回答是:低于一定的库存量,由车间人员或保管员通知采购人员,采购人员根据经验值确定的采购量进行采购。
把业务这种方法交给ERP系统,一种VB订购方式,低于多少量、一次性进货多少由你们提供相应数据。想不到全部采购人员表现出支持态度。
从辅助材料纳入VB订购方式的事情,得出一个应用ERP的经验:
1、推行ERP流程前,对相应业务要摸底、充分理解;
2、正式推行ERP流程时,要充分沟通,不仅要取得领导的支持和理解,还要取得业务相关人员的支持和理解;
3、先解决“两张皮”问题,至少保证实际业务与ERP业务一致性,不要太着眼于业务本身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例如在提供VB参数中的人工重订货量(即低于多少量参数)、固定批量(即一次性进货多少量)问题上没有必要进行太多讨论和研究;
4、在解决“两张皮”问题的基础上,对业务本身进行优化、相关数据结合实际实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