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的是煎牛排,对牛排的研究还不多,才疏学浅就停留在了“煎”上。研究了好多煎牛排的攻略,发现攻略也讲不到什么重点,要不就是腌制后下锅煎,要不就是黑椒后下锅煎,至于煎的过程好似也没什么好说的。看得后面越来越糊涂,好多还介绍买牛肉,看了太多广告后索性放弃攻略,在厨房了瞎捉摸着自己来。说来就来,上菜。
之前从未试过做牛排,第一次意义上的牛排还是在罗马旅游的时候吃的,那时候怕生食,九分熟都不敢要,服务员和我周旋了半天,让我吃七分熟,被朕霸道舍弃。最终还是要了全熟,上菜后就后悔了,又柴又硬,食之无味,完全可直接弃之。
糟糕的用餐和我期待的也差的太远了,不免边吃边吐槽:这传说中的高档牛排就这等口味,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那时候不懂事,活活一个乡巴佬进城,想想那时回国后还不断和旁边朋友散播,现在回忆真是羞矣羞矣哟~
牛排是好东西,食肉者自然喜欢得不得了,一块大大的上等牛肉,吃起来不是一个“爽”字能概括得了的。但很多人会感觉西餐的高档离自己朴素的生活太遥远,想吃却不得,很是痛苦。好的牛排要上N千,舍不得;差的牛排自己又感觉掉档,很唾弃,所以一般人在国内基本是和牛排无缘了。
自己做牛肉基本是爆炒的,带点胡椒的甜口牛肉,爸爸的拿手好菜很好的传承了下来,但吃多了难免喜新厌旧,加上现在自己掌勺,对食材的支配权大大的有。不下馆子,就在厨房瞎折腾嘛,好的牛肉也不缺的,现在生鲜全球购这么发达,只要自己肯做就行啦,做的不好多做几次。
单食牛排其实是乏味的,需要一点配菜才能吃的开心的,摆盘也好看(我是食物的颜值狗),红花还需要绿叶配呢。常见配菜的有西蓝花、胡萝卜、土豆泥等,但常见的都被我唾弃了。我准备了多种蔬菜和鸡蛋煎饼。
造型的主题是圆,胡萝卜切圆、西葫芦切圆、土豆切圆,还有牛肉切圆,没有专门的器具来切圆,我自己摆弄这几个小家伙弄了好久,不想费劲的亲可以来个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主题。蛋饼是鸡蛋、小白菜和面粉搅和而成的,充分搅匀,等待下锅来个煎饼。蔬菜和蒜碎清水煮熟,蒜碎是为了去牛肉腥味的(感吃生牛肉可以不用加),煮的差不多出锅待用。
接下来就来煎牛肉了,这个步骤攻略还是起到了作用了的,攻略说,橄榄油热锅,加蒜碎来点香气,待加热到冒白烟,把牛排放入锅,你会听到刺啦的热气声,高温能瞬间把牛肉的汁水留在肉里,保持牛排的嫩度。
这时候不要移动牛排,让牛肉充分的沐浴热浪,转小火加热。时间控制和牛排的厚度有关系,过早容易吃到生牛肉,过晚牛肉就老了。时间我用了5~6分钟,翻面前洒上海盐、黑胡椒和蒜碎调味。翻面后转中火,大概3~4分钟就可以出锅了。对了,出锅前记得加盐和胡椒调味,俩面平衡嘛。
重新把圆形蔬菜加入锅中,调制淋汁。加入少量水、些许酱油、蚝油,带煮沸后即可。
摆盘的时间:鸡蛋饼切圆形贴底,然后垒上两块牛排,把调汁淋在煎好的牛排上。蔬菜圆错落摆放,汁水在盘中铺上薄薄的一层。最后用干布擦拭装盘周边的汁水,就大功告成了。
摆盘是一件很赏心悦目但又让人矛盾的一件事,因为你会迫不及待的想吃刚出锅的美食。我好几次都没忍住,但是后来逐渐发现,把食材装扮好之后更能让你的胃口大开,而且出锅后太热的口感会影响味觉,所以为了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为何不可以花点时间来装饰一下呢?
下厨房后我开始接触到了越来越多对自己陌生的食材,处理很艰难,而且很多烹饪方法都是未知的,有时候会弄的手忙脚乱,但是不变的是动手做,什么问题都是纸老虎。只要你想做,就能做出属于你的味道来,这个味道可能和主流味道不一样,但又能怎么样,那是你喜欢的味道就行了,对不对?
这是走上私厨做的第8道菜
心情
大写的“舒服”
时间
约30分钟
食材
牛里脊、鸡蛋、面粉、蒜碎、土豆、西葫芦、胡萝卜、黑胡椒粉、生抽老抽、盐
做法
1、先把配菜准备好,土豆、西葫芦、胡萝卜切圆,和蒜碎,清水煮熟
2、鸡蛋、面粉和小白菜(可选)加适量水搅匀,下锅煎饼
3、橄榄油预热,蒜碎调香,待冒白烟的时候把牛排放进去,刺啦~
4、5~6分钟控制,翻面前用盐、黑胡椒、蒜碎调味,两面都需要
5、重新调淋汁,蔬菜圆入锅,+些许生抽和蚝油调色,出锅淋在在牛排上,就可以动手吃啦~
我,是一个会讲故事的厨子
喜欢我,添加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