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2000年左右的正月十一这一天,邻村的传统集市上,因为冬天和梦,昏暗的天空显得有些不真切。这集市是在一公里的街道上展开的,村子和街道倚靠着防洪堤里侧缓延而下,街道与防洪堤大致平行,街上喧闹的人群摩肩接踵,印象中集市上的物件应有尽有,果红晶亮的糖葫芦,香味撩人的炒凉粉,琳琅满目的玩具手枪,角落里、大队部、十字街口的套圈、唱大戏、舞狮子更是人声鼎沸高潮迭起。画面中那个模糊的身影在人群中辗转起伏,他多么想留在这魂牵梦绕的老地方。
画面跟着那个人走进一家用帷布遮挡搭建的卖衣店,正面墙上是几排笔挺高端的黑色西服,两侧墙上是时下流行的各种花哨休闲服,那个人一声声惊叹,相比之下,他不禁有点自惭形秽。我一边认同,一面又有点不屑。曾经我们是那么的困顿和快乐,画中的鲜衣怒马、贵气逼人,一面使得我心神向往,一面我又隐约觉得不能低头,我还有我的世界。
梦境里的时空总是恍恍惚惚,多变而随性。这样也好,不仅省去了我们冗长的叙述,也把那个我带回了那个朦胧的夏日,那是在六月的一个周五下午放学后,我回到了阔别十几年时空的小屋,那熟悉的味道,斑驳的墙壁,承载着我难忘的少年时光。因为只有一个方桌、一架床,显得屋子里有些冷清,桌上是一台黑白电视连着一台带手柄的游戏机,桌上另一侧是上午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十一二岁的我有些激动,突然觉得好真实,于是急切的在作业本上写下一行字,这个少年似乎想抓住什么,也许在下个梦中还能相见。——那时懵懂而欢乐,我真的来过。
我决定到处走走,想看看我和这十几年,究竟是谁遗忘了谁。刚出家门,遇到了从学校回来的母亲,母亲说话的声音很轻,略显疲惫,但仍年轻而温暖。她叮嘱我天黑回家吃饭,我一心想答应,但我知道,我可能没有到天黑的时间了,这个美梦随时会终结,我真的不想走,我多么想晚上在家吃饭啊!孤独的少年带着惆怅的心情踽踽独行。
因为是麦收的季节,大街上谷壳轻扬、人来车往,收获时节特有的忙碌感充斥在周围的空气中,知了的鸣叫声使这个少年留恋忘返。行至村子东头,忽见五叔驾驶三轮车匆匆驶过,五叔的飘逸的长发显得意气风发,我冲他大喊:“我知道你以后有两个孩子,女孩叫王#,男孩叫王##!”直到五叔驾车扬尘而去,我才止住这声嘶力竭的呐喊。继续往前走,我见到了小学同学,她那时还是个小女孩,白白净净的黄毛丫头,不过边上她哥真不错,半大的人,挺拔的白衬衣,胡须还是弱弱的绒毛呢!她们迎面走开来,我注意到小女孩的眼睛是那么清澈,欢快的脚步仿佛不谙世事,那个身影似曾相识又那么遥远,走着走着画面渐渐模糊,直至消失在那遥远的过往!我们并没有交谈,更没有道别。
我曾经正儿八经的对自己说过,再也不能沉浸在过往的岁月,必须要学会坚强,要淡定,要像个男人一样坚实可靠,我们不是说好了要担当的吗?你为什么要在夜深人静时去偷偷寻找你的过往呢?过往只是人生之路的一段风景,我们欣赏路边的风景,更要奋力前行,去迎接精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