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写到思特里克兰德原是一名证券经纪人,人到中年无法抑制到内心的感唤,放弃自己的原有的生活,追求艺术生活。主人公这一举动引发了蝴蝶效应,掀起了滔天大浪。思特里克兰德太太的生活因此被改变。
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在主人公离开前的生活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我想象着这一对夫妻的生活,不受任何灾殃祸变的干扰,诚实、体面,两个孩子更是规矩可爱,肯定会继承和发扬这一家人的地位和传统。在不知不觉间,他们俩的年纪越来越老,儿女却逐渐长大成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结婚成家——一个已经出息成美丽的姑娘,将来还会生育活泼健康的孩子;另一个则是仪表堂堂的男子汉,显然会成为一名军人。最后这一对夫妻告老引退,受到子孙敬爱,过着富足、体面的晚年。他们幸福的一生并未虚度,直到年寿已经很高,才告别了人世。这一定是世间无数对夫妻的故事。这种生活模式给人以安详亲切之感。它使人想到一条平静的小河,蜿蜒流过绿茸茸的牧场,与郁郁的树荫交相掩映,直到最后泻入烟波浩渺的大海中”。
知乎有一条这样的社论“为什么上天如此不公,别人生在海里,而我却生活在坑里”里我最记忆深刻的回复是:"如果你觉得生活在海里的人生活不错,只是因为你不了解他罢了,生活不易,只是看你如面对而已."
书中思特里克兰德太太面对生活巨变态度让我非常欣赏。就想书中所说“克兰德太太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女人。不论她心里委屈多大,她都没有显露出来。她很聪明,知道老是诉说自己的不幸,人们很快就会厌烦,总是摆着一副可怜相也不会讨人喜欢。每逢她外出作客的时候——因为同情她的遭遇,很多朋友有意地邀请她——,她的举止总是十分得体。她表现得很勇敢,但又不露骨;高高兴兴,但又不惹人生厌;她好象更愿意听别人诉说自己的烦恼而不想议论她自己的不幸。每逢谈到自己丈夫的时候,她总是表示很可怜他。她对他的这种态度最初使我感到困惑。”
生活中又有几人能做到。人们得意或失意,是否能合理的得其人得其时。得到合理的抒发。人生意气奋发,应该与得意的人去谈,但不宜自鸣得意,否则会招人骂你器小易盈,有不如意,也不必满腹牢骚,如鲠在喉,逢人就诉,那样别人会说你毫无耐性,笑你活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