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把《海口日记》又读了一遍,感觉还是很过瘾。主要是文字极其流畅,文体也很松散,感觉像坐着过山车一溜到底。
但作者洒脱不羁的口吻,和看似乱七八糟的情节之下,其实是有着暗含的线索贯穿其中,那就是生活的不易、人生的沉重。
第一次读这篇小说还是在1998年,那时我在上中学,有一次从图书馆里借了一期《收获》出来,里面就有这个中篇。当时我就被深深吸引,甚至有点小小的震撼。
1、首当其中的就是:原来小说还能这么写!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刚说完大学校花又扯上了坐台小姐,正说着异乡趣闻又开始追忆往事。
就像夏天西瓜摊上的龙门阵,一个急等着卖瓜下米的瓜老板,自己一副满面沧桑、郁郁不得志的样子,但讲起自己这一路风尘,依旧眉飞色舞、妙语连珠,还动不动这看不顺眼、那嗤之以鼻,有点超然世外、自命不凡的清高样。
是的,我必须得承认,对当时作为一个少年的我而言,我完全不知道他想说啥。这和我之前的阅读体验太不一样了。
不是得有明确的主题思想吗?不是得有紧凑的结构体系吗?不是得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吗?很多经典小说都是这样写的。
但这部小说里这些几乎都没有,感觉就是在闲聊,跟着主人公每天的活动,讲到哪儿是哪儿,爱看不看。
2、其次,小说对情爱和婚姻的描写也是让我大开眼界。
在我当时有限的感情认知里,要么就是如胶似漆,要么就是反目成仇。在高中生的日常生活里也是如此,要么俩人情投意合,整天腻在一块儿,要么就得彻底划清界限,或者干脆形同陌路。
可小说里不是这样。主人公是一个临近中年、离了婚的男人,对爱情早已失去美好的憧憬,对婚姻满含深深地厌倦。
他从内地跑到海南,原本是想抛弃过去,重新开始,体验一段完全不同的生活。
结果船刚靠岸,刚出码头,就碰上了大学时经常偷偷远望的校花。然后在一次出车途中,又偶遇了一名来自北方、艰难谋生的风尘女子。接着他的警察前妻为了调查某个经济案件,也来到了他身边。
这三个女人凭着迥异的想法和手段,在他的生活里自由出入,毫不拖泥带水。
倒是他,总在浪漫情怀与苍白现实间左右摇摆,想爱爱不起来,想弃又念念不忘,在女人面前看似潇洒豁达,其实是在感情的泥沼里艰难跋涉,心里满是凄风苦雨。
书中有一段话,印象特别深刻,读后也成了我的一段美好想象。“我曾经想,在我弥留之际,把这辈子爱过的女人召集起来开个会……等她们一一对上号后,我会大声说:我爱你们。我这辈子就是这么一一爱过来的!”
但之后的现实给了他沉重的教训,让他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感受。“我想,天下的夫妻基本上都是想离婚的,区别是有的想到了就做,有的只想不做。至少,城里是没剩多少好夫妻的。”
甚至对婚姻产生了理智过头、过于功利的想法。“后来我就寻思着,婚姻其实也可以实行合同制。两个人在一起处得好,就将合同往下续,处不好,合同一到期就好结好散。免得大家戴着婚姻这顶帽子去干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法院也省心。”
(几年后潘军还真写了一部名叫《合同婚姻》的中篇小说。)
从美好的期望开始,在反反复复地折磨中高潮,最后在一地鸡毛里归于平淡。
嗯,这就是我从中受到的情感教育,对于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来说,我已经一眼看到了尽头。不知道这是幸还是不幸。
3、此外,就是作者对海南风情的描写,让我有一种罗曼蒂克、甚至是异国情调的感觉。
那时,我还几乎未曾出过远门,其实到现在我也没去过海南,但一直对那里的阳光、空气、海浪和沙滩有种莫名其妙的神往。
后来想想,可能是当时身处青春期的我,在无法遏制的焦躁与苦闷之余,和小说里的主人公一样,有着强烈的想要“换种活法”的渴望。而小说里的大海之南,丰富了我对远方的想象。
其实主人公选择海南并非偶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海南曾出现过一波轰轰烈烈的淘金热。当时无数青年抛弃过往的安逸和身份,争先恐后地跨过琼州海峡,来到贫穷落后的海南逐梦。
可以说那时的海南并没有如今的悠闲和惬意,但却充满了激情,让人热血沸腾,当然,也少不了谋生的艰辛和创业的困苦。小说里的故事背景正是处在那个时期。
主人公想来就来了。来之前有亲朋劝他,到这个岁数,别折腾了,在书斋里写写文章不是挺好的吗?到之后又有好友开导,问他有没有计划,是不是想捞一把就走。
但他真没想那么多,他就是想来,想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开启一段全新的生活。
正如坚定不移地奔向也是义无反顾地逃离,从这个角度而言,正是过往的种种不如意让他毅然决然地下定了决心。总之,就算前途未卜,反正走了再说。
就这么着,他来到了海口,住到了一艘船上。而且放下写作,远离纷纷扰扰的文坛,当起了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
这种双重转换一开始的确给他带来了自由和轻松,但快乐的时光总是非常短暂,人生的烦恼与沉重很快就加足马力,跨越山海,轻轻松松地追上了他。
其实这里面也有作者潘军本人的影子。他自己就是在1992至1995年间跑到海口下海经商,之后又到郑州呆了两年,他把这段生活称为“自我放逐”。
正是有了这种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在漫不经心的调侃语气下,把特区的世事人情写的入木三分。
而且从故事的大背景来说,也反映出当时身处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对生存状态的焦灼和生活变革的困惑。只是有很多人,刚从原来的泥潭里挣脱而出,又一头扎进了另一个泥潭,始终无法从自身生活的这片大沼泽里彻底抽身而出。
4、《海口日记》体量不大,但我读了他另外的一些作品之后,就觉得这篇小说可能在他的写作生涯里有着独特的价值。
早年的潘军曾和苏童、余华等作家一道,被归为“先锋派”一类,但在九十年代这些作家纷纷转型,先后进入了成熟期。
因此在我看来,《海口日记》之于潘军的意义,正如《妻妾成群》之于苏童、《我没有自己的名字》之于余华,正是他们转型之初的探索之作,由此开端,才有了之后的《独白与手势》、《死刑报告》等。他的写作也越来越有烟火气,虽然读后让人愁肠百结,但终究是生活最真的样子。
顺便说一句,《海口日记》这篇小说没过多久就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当然,电视剧又是完全不同的味道了。
从第一次看这篇小说算起,已然过去25年,期间我又反复看了好几遍,每一遍的感受都差不多,每一遍的体会又都各不一样。
我当然明白这种复杂感受的由来。不变的是文字,更迭的是岁月,我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青涩的少年,生活的起起落落已经把我躁动的心慢慢抚平,生命的轻轻重重也不时在耳边回响。但对文学的热爱犹在,对真情的爱惜长存。
总归书还是要继续读下去的,日子也还要认认真真地往下过。就算有再多意料之中的考验和不期而遇的磨难,也必须在岁月的脉络深处风雨无阻,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