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论原创性,本以为会严肃地列举几个反例,几个典型,最后总结一下,他是如何进行原创文章的。
这么想,是比较狭隘了。村上春树并没写一篇深奥的论文。
从一个侧面,音乐,谈了谈他对原创的几个理解。
首先,必不可少的,是高于时代——这意味着,初次接触这首曲子,立刻有震撼的感觉;也可能意味着,这首曲子听起来让人不快,接受者寥寥。因为高于时代的作品总是不循规蹈矩,打破人们一直以来生活的框架,难免惹来非议。这难道不是原创性的内涵?
其次,一个作曲家,如果以原创性闻名于世,那他的作品必定有一定的厚度,简单地说,数量得够。如果一个作家终生产出一首曲子,那么大概率的事情,曲子可能一时灿烂,但逐渐被人们遗忘。
最终,曲子,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它的原创性才得以体现。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一首曲子诞生,应该是绝无仅有,只此一首的。
原创性文章亦然。
如果说,原创性的最后一个特定属于创作的时代,那前两个特点需要在后世逐渐体现,因为时间尺度是衡量一个作品能够作为经典存在的唯一标准。
从这一节自传,我读出了村上春树的诚恳。
他给想要成为作家的后辈留下线索,让他们自己寻找原创文章的钥匙。
村上春树说:我想按照适合自己的日程表,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写自己喜欢的小说。 这句话简直诚实的有些骄傲。但钥匙就藏在这句有些任性的话中。
自由。
这把钥匙出乎意料,但仔细一想却又合情合理。
村上春树不是拿着这把钥匙迈入作家行列的吗?难道不是这把钥匙将写作模式的束缚打开,让村上春树自由地排列文字吗?
“如果你希望自由地表达什么,也许应该在脑海中尝试着视觉化。想象一下,并不追求什么的自己是什么样儿?”
不执著与“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而是随心所欲,任文字自由倾泻而出便好。
这应该也是一种很棒的写作方式吧,因为用这种方式表达出来的东西,有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且,以“自由”状态去写作,从框架和体制的束缚中挣脱出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文章会变得舒展流畅,心情也是轻松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