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也要内斗,从南明灭亡看人性的荒诞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自古人心皆如此,历史亦不能免!

看过《南明史》后,方知有这么一段时间不长,却处处透露荒诞人性的历史!

作者顾诚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公认的明清史大家。

他一生潜心治史,视学术为生命,被誉为“学术苦行僧”。

我们知道历史都是胜利者所书写的,作为失败一方,南明大量的文献资料早已被毁灭,入清后的时人作者出于各种顾忌,不愿具实书写,再加上清朝统治稳定后屡兴文字狱,大量销毁“违碍”书籍,这进一步增加了作者书写本书的难度。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是顾诚治史的真实写照。

为了使《南明史》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原貌,顾老收集了大量文史资料,单引用书目就高达600多部,用“几十年磨一剑”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作者认为,南明历史的上限不应以史学家公认的弘光朝廷在南京继统为标志,而应以北京大顺军攻克北京开始。

因为朝廷虽然覆亡,但明朝政权却仍然控制着江南半壁江山,我们应该着眼的是全国形势的演变,而不能拘泥于南明帝王的继统。

对于南明的下限,也不应以朱由榔被俘杀告终,而是以康熙三年李来亨茅麓山战役作为结束。

因为康熙十二年到二十年发生了三藩之变,三藩的形成实际上是由于满洲贵族因自身力量不足以征服全国而不得不笼络一些汉语军阀,而且这次变乱为确实带有民族斗争的色彩,若将其同南明史扯在一起不太合适。

如果不是看了这本书,我不会知道这段历史的覆盖面竟然如此之多,它包括了清方扑灭各地抗清武装以谋求统一的活动;南明几个小朝廷不断内斗的史实;大顺军、大西军先后联名抗清的历程;郑成功等在东南沿海的斗争,清统治区反清复明的活动……

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历史人物关系中,作者依然竭尽全力为我们还原真实的历史人物。

小时候看过张卫健在《聚宝盆》中饰演的沈万三,就一直认为这个人有聚宝盆,是明朝时一个非常富有的巨贾。

这本书中,作者查询了明初的人士文集和相关地方志后,告诉我们历史上的沈万三并没有活到明朝建立,而是死于元朝末年,但他的弟弟沈万四及其后裔在洪武年间确实是江南巨富,最后在洪武二十六年被网入蓝玉党案惨遭灭族。

还有被坊间津津乐道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该事件是真是假我们已无从考究,不少史家也给出吴三桂投靠清廷的其他原因比如他的父亲吴襄被大顺军抄没等。书中作者虽未给出确切答案,却写出了山海关一战对历史走向的重要意义。

至于说南明为什么反抗清庭失败,《南明史》中有一条贯穿全书的脉络,即汉族内部矛盾重重,勾心斗角,无论外部环境多么险恶也要内斗,明知内斗就要亡国,却亡国也要内斗,让人读后不禁掩卷长叹,心痛不已!

作为明清史研究里程碑式的著作,豆瓣9.3分的好评,让这本书成为案头上不可不读的历史书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