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县直中学 韩利勤
时代在发展,可是总有一些东西它们不会改变。那种感情,那般境地,或许正发生在某一个角落。在一个晚上读完了《祈祷落幕时》这本书,只觉得这里面一半是苦,一半是爱,余韵重重伴着浓浓夜色,让人心里滋味万千同时又无从谈起。
这本书里主要有两条线,一边是女主不断的伪装与掩饰,一边是男主对于真相的不断探寻。前半部分是警署的步步紧逼,后半部分是历史的幕幕回放。跌宕起伏,又有不断的陡然一转。
谈起那些深沉的爱之前,不妨首先考虑这一切的缘由。开篇便是三个人的相继去世。既然有悲剧,那么就一定有引起悲剧的一条线。
凶手当然存在,可是我们真的应该把所有的罪责都推给幕后的凶手浅居忠雄吗?我觉得不然。浅居忠雄最开始也只是个老实憨厚本分,甚至在旁人看来有些无能的人。那他为什么要变成这个样子呢?——因为家庭。忠雄的妻子养小白脸欠下高利贷又逃走,把追债的人留给了浅居父女。当追债的人用贪婪的目光在博美身上上下打量,忠雄只好在某一个傍晚带着博美逃走。逃走之后的生活也并不好过,没有人愿意接济,连忠雄最后的希望也只是一场骗局。这其中一方面是夫妻之间感情的缺失,另一方面是人情的冷漠。
两个本就不相爱不合适的人在一方阴谋和算计之下在一起,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彼此的不幸。余生那么长,为什么不和真正爱的人在一起呢?特别是做父母的,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任,更要对自己肩膀上扛起的家负责任。如果这个错误没有开端,那么忠雄也不会杀人,博美更不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对母亲充满了恨,最后见得一面只为让母亲知道她的罪孽有多深重。而人情的冷漠也足够让人心碎,我知道各有各的难处,可是说不定你现下的拒绝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想,当初浅居父女如果能得到一点点的暖阳,就不会是最后的结局。在黑暗中的人想要的从来不多,只要,只要那一点点光亮,哪怕无法照亮太多,也足够给人希望。
而在这种种缘由之下,更让人动容的是书中父亲忠雄对女儿博美的爱,以及母亲田岛百合子对于儿子加贺的爱。
这两种爱是那么的不同,又是那么的相同。他们用力而温柔。
忠雄在知道女儿误杀人后,冷静地处理了一切,制造了自己假死的表象,顶替别人生活了下去。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害怕一切会不利于女儿的事,所以他残忍地杀掉了苗村以及押谷,他只想让女儿就那么无忧无虑没有任何威胁地生活下去。他想念女儿,可是又不敢那么明目张胆,所以他只能和女儿相约每个月在一所日本桥上相见。那么深深地爱,可是只要远远望上一眼,就一眼,就好。正如他所说:“听我的话,幸福地活下去,守望你的成长和成功是我这一生的全部意义,而你越成长越成功,就越是对我命运的诅咒。”与他类似,百合子发现自己精神恍惚竟然某天醒来拿着菜刀现在儿子床前,她害怕真的某一天伤害到儿子,所以她宁愿选择头也不回地离开,只敢在报纸上瞧一瞧他的消息,知道他很好,就好。
我想,两个孩子一定也感受到了那么多的爱,所以不管是博美忍着心痛掐死父亲忠雄,不让他太过痛苦地死去,还是加贺执着调查母亲离开后经历的一切。都是儿女对于父女无法割舍,血浓于水的执念。幸好,两个孩子都成为了那样好的人,他们独立而又富有魅力,他们真的没有辜负那份深情。
我想,这本书他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不管何时何地,都请多保有一份温情吧。21世纪的我们,的确会面对很多冷漠很多挫折很多不如意,可是没关系,请别放弃。我们仍要去不断成长,珍惜父母的爱,寻找真正爱的人,赠与他人一份暖。我们一定可以在一点一点的努力之下,成为一个向上而生的人。
如果这世界对我们不公,愿我们总还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港湾。愿我们仍然坚信:生活明朗,万物可爱。人间值得,未来可期。愿“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时,身边总有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
没有人能一辈子喝甜酒,或许茶味有些苦涩了,可这才是人生本来的样子啊。当苦味褪去,我们一定能感受到甘甜在舌尖一点点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