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读后感

非常感谢马老师,从8月8号到8月27号这20天的陪伴,每日给我们布置小小的读书任务,带领我们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精读了一本好书。

以往我也喜欢看书,或许是因为走马观花,或许是因为没有同伴没有交流,或许是因为没有输出,看着看着书就搁浅了,很多时候看完了但很快就忘了书中的内容。而这次,我享受着这20天,每天认真看书,认真完成学习小任务,收获颇丰。

最主要有两点收获,一个是来自书的本身,一个是在读书的过程中习惯的养成。

首先,这是一本好书,现在是信息时代,每天各种资讯各种推送看也看不过来,学也学不完,很多信息是加工过的,而这本书是源头,比如畅销书《异类》里,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提出的“1万小时定律”即以本书作者之一艾利克森及其同事对音乐家的研究为基础,看了书的人知道1万小时定律并不严谨,所以虽然学术类的书看起来枯燥,但却值得精读。

我明白了没有天生才华,作者研究了很多“天才”,验证了“天才”的成就其实是源于刻意练习。没有任何人不经过高强度和广泛的练习便能拥有杰出的能力。

我也了解到了天真的练习、有目的的练习与刻意练习这三种方式的区别与关系:天真的练习是反复做,埋头干;有目的的练习是有目标、专注、有反馈、需要走出舒适区,我们经常使用这两种方式;刻意练习是让我们创建自己的心理表征,心理表征是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观点、信息相对应的心里结构,或具体或抽象,我们没有见过的一个东西,我们心理表征也无法描绘它的形状。而刻意练习可以改变我们的神经回路,以创造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这些高级的心理表征,能够使我们继续培养和发展更高级的能力,所以刻意练习可以使我们的习惯和思维会不断调整,不断进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刻意练习被包含在最里面,在天真练习、有目的练习的时候,有时候也会产生很好的效果,那是因为我们会无意识的应用了刻意练习的方式,但是我们不能保证每次一般的练习,都能达到刻意练习的水平。

我明白杰出不是一种天赋,基因、智商对我们的影响也只是在最初的时候,没有数学基因,没有音乐基因,决定某人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最终成就的唯一重要因素,是练习,经年累月的刻意练习,没有捷径。

第二个收获是因为看书过程中思想有很多转变,思想的转变带来行动的改变,重复做进而养成习惯。

我养成的习惯之一是每天固定时间看书,可以是早起后,可以是睡前,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固定时间看书的好处是可以避免遗忘、避免受到干扰、让生活井然有序。持续是一种能量,每天坚持看一点,一周、10天或者20天就看完了一本书,一点点的时间如果没有看书,可能也不知不觉就溜走了。

同样的,我把生活作息、运动锻炼、考试复习也固定时间,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也是书中讲到的保持动机的方法之一。

一字箴言就是“用”!读完了这本书之后,如果能将好的方法、好的理论带入现实中用起来,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实现了。

想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接下来希望能找到导师、找到志趣相投的人继续前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完书已经有两天了,一直想写一下读后感。 结果无从下手,感觉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读后感必须得深思熟虑,有价值。 后...
    开心记录阅读 3,846评论 0 6
  • 读完这本书,发现我对于刻意练习的理解,很表面。更进一步,在知道刻意练习后,自己的一些问题得到答案的同时,发现生活中...
    践行而生阅读 3,012评论 3 0
  • 最近读完了《刻意练习》这一本书,书中的“刻意练习”的概念最早是从万维刚的一本书里得知的,当时觉得很有意思,后来在亚...
    艾列克斯阅读 4,522评论 0 1
  • 最近读完了刻意练习这本书,有一些心得,给大家分享一下。 看完这本书最让我兴奋的一点是:只要我们坚持刻意练习,每个人...
    吉大旺阅读 4,193评论 2 8
  • 世界万物变化万千,80亿人口,每一个人的对错都不一样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人类该怎么生存发展和团结啊!个人认为的对...
    法家维新阅读 1,7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