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翻译过来即是:觚不像觚!这是觚吗?这是觚吗?
夫子一向平和中庸,然而这话听起来却有一种切齿拊心之恨之痛。
专家解读:周礼不复,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孔子痛心不已,极力主张恢复周礼。这种解读符合时代背景,也合乎孔子的思想。
和T同学探讨,他主张古为今用。这句话可解作是名与实的关系,即:名为觚,实际上已不是觚。下里巴人点叫挂羊头卖狗肉,阳春白雪点叫名不副实。
我们常说名并不重要,比如一个苹果,即使将它贴上梨子的标签也改变不了它作为苹果的本质属性。这是从客观存在的角度讲。然而从社会功用的角度讲,把苹果贴上梨子的标签问题就大了。第一,商家的这种行为会被认为是不诚信,具有欺骗性质。第二 ,会让简单问题复杂化,尤其是对于有点文化识得几个字的人,明明是苹果,为什么称作梨子呢?指不定会绞尽脑汁彻夜难眠甚至找了度娘又翻大百科全书。第三,会招致不满。如果苹果有意识有思想,肯定会满肚子怨气,凭什么乱改我的名?说到这儿,不由得想起一位同事,大家老是把她名字中的一个字写成另一个同音字,这让她万般不爽,老觉得大家指的好像不是自己,但明明又是自己。
前面讲的名,也许只是名称的名。但有时候,一个名称也代表了名号、名分。
说到名号名分,孔子也讲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我们常听人说:我又不是什么什么,凭什么要我来做?这其实就是一个“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问题。
为什么会“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涉及到角色意识的问题。
专业地讲,角色意识是生物个体或团队根据自己的身份所折射出来的能够感知的特征总和以及相关的感知处理活动。通俗而形象地说,你是一位母亲,当孩子喊你一声“妈”,你便有了要为孩子付出的心理情感意识和行为。当然如果你是后妈,人家的孩子只是喊你一声阿姨,也许你是很难有为人母的慈心的。如果你是一位妻子,当老公喊你一声“老婆”,你就会履行一个妻子的义务责任,当然你也能感受到被承认被尊重,从而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相反,如果你只是一个“女人”而已,其情况可想而知。再或者,你只是一位普通的老师,学校却要求你完成本应中层干部做的事,你肯定会像前面所说的:又不是我的职责 ,凭什么要我做?
名分,可激活一个人的角色意识,可激发一个人的主体性,让人有担当有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