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苗术
上课铃响了,王小豆跟同学们冲进教室。一进教室,大家立马刹住了脚,放慢了步子。教室后面坐了那么多大人,有校长,有主任,有其他年级的老师,还有不认识的,熟悉的教室一下变得有些陌生。班上有领导老师来听课,就如同家来了客人,同学们都变乖巧懂事。平时再调皮捣蛋的同学,这时走路也规规矩矩,坐到座位上都端端正正——谁没有个集体荣誉感啊。
王小豆个子高,坐最后一排,几乎是跟听课的大人们坐在一起。他两手交叠放在课桌上,腰板挺得笔直。课间十分钟不知他上哪儿去跑的,头发上都是汗,脑门上还有灰。王小豆学习不好,调皮捣蛋全校有名,领导老师都认识他。不过那是以前的王小豆了,这学期王小豆突然有了转变,变成了个好学生。他按时到校,遵守纪律,再也不跟同学打架,而且每天完成作业。大家都说王小豆进步很大。
王小豆之所以进步大,是因为换了班主任。以前那个谢老师,她最不喜欢王小豆,看见王小豆眉心就皱成个火字。王小豆也不喜欢谢老师,谢老师说什么他不听什么,处处跟谢老师犟着来。现在好了,大肚子谢老师生孩子去了,换刘老师当班主任,王小豆打心眼里高兴。刘老师心肠好,不歧视人不打骂学生,刘老师教课认真细致,特别耐烦,他愿意听刘老师的话。这学期刘老师为了帮助他进步,不但单独给他辅导功课,还鼓励他好好表现,争取这学期加入少先队。王小豆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能加入少先队,自己也能当少先队员,胸前飘扬着鲜艳的红领巾,听了心情格外地激动,所以他一定要好好表现。
上课了,刘老师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值日生一声口令,起立!全班同学都站了起来,后面听课的大人也站了起来,气氛庄重。刘老师点头请大家坐下,他环视了教室一圈,朗声开口道:“同学们,这堂课是主题班会,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他返身用教鞭指向黑板上用彩色粉笔书写的题目,同学们随着教鞭的指点齐声回应:“学——习——雷——锋——好——榜——样!”刘老师放下教鞭,从讲桌下拿出一幅挂图,展开来挂在黑板左边:“同学们请看,这,就是雷锋叔叔。”青松翠柏里,雷锋叔叔身穿绿军装,手握钢枪,昂首望着远方,供人瞻仰。
接下来,刘老师简要介绍了雷锋叔叔的生平事迹。雷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七岁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吃尽了苦头。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他成长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雷锋叔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生做了很多的好人好事。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雷锋叔叔因公牺牲。刘老师充满感情地说,雷锋叔叔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留给我们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雷锋精神。“那么同学们,”刘老师提问道,“什么是雷锋精神呢?”
刷,刷刷刷,同学们纷纷举起了争取发言的手。刷,王小豆也把手举了起来。什么是雷锋精神,王小豆说不上来,但他觉得自己应该举手。老师提问,好学生都要积极举手,争取发言。特别是现在,旁边坐着那么多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他更应该把手举起来。但是他害怕刘老师真地喊他起来回答问题。还好,刘老师先后点了好几个同学,没有点到王小豆。
点到的同学都回答得很好,刘老师表扬了他们。然后刘老师把大家的意见归纳成几条,一条一条书写在黑板上:
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
集体主义精神,甘当革命的螺丝钉;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王小豆觉得刘老师归纳得真好,他心里想的就是这些,全都给刘老师归纳了出来。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领会雷锋精神,刘老师让几个同学分别走上讲台,讲述雷锋的故事。雷锋小时候跟地主婆斗争的故事,雷锋参军的故事,雷锋忍着肚子疼参加义务劳动的故事。讲得最多的还是雷锋做的好人好事,给灾区人民捐钱捐粮票,送老大娘回家,雨中送大嫂和小孩等等,最著名的一段是雷锋在火车上做好事,叫做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同学们讲完以后,刘老师也给大家讲了个故事,是他自己的故事。刘老师讲的是他小时候在村小上学,老师带领他们学雷锋做好事,为孤寡老人打柴挑水,帮军属烈属推磨喂猪。讲起童年往事,刘老师很动感情,颧骨上泛起了红潮。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也都被感染,刘老师的故事唤起了他们的童年记忆。
刘老师讲完故事,从讲桌下面拿出他抄写的雷锋叔叔的警句格言,挂在黑板的右边。全班同学在他的教鞭的指示下,一起朗读。整齐响亮的童声震得教室嗡嗡作响。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
王小豆跟大家一起高声朗读,脖子伸得老长,脑门上的灰使他看上去有些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