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惊叹老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明明在我眼里不相干的两件事,在他那里就能关联到一块,并且还可用我听得懂的知识解释清楚。
这番评价可真不是对他的盲目崇拜哦。近日阅读了一篇有关思考能力的文章,我才知道,他这是真正掌握了学习的本质,掌握了思考的本质。因为脑海里储备了大量知识,各种知识之间产生关联,所以,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马上做到知识调用,给出方案。
反观我自己呢,阅读范围窄而小,对所学的知识还是点状摄入,胡乱塞放,没有形成自己的结构树,更不用提知识之间的关联与迁移了,像是现在的单元楼住宅,每个知识点都关着自家的门,不和邻居产生任何连接。
所以,我典型的症状就是,遇到陌生的知识,大脑就进入停滞状态,基本就是眼中有字,脑中空白,认识每个字,却无法解其意,然后,我就会以不懂为由,放弃思考的动作,再然后,我就继续行走在自己的“窄桥”上。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思考才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
呐,我如果想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应该如何去做呢?
01 储备知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首先,我得脑海中先有知识储备,才谈得上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吧,我能想到的更好办法:
001 多阅读。扩大阅读范围,读经典,读传记,带着问题去阅读,就像《读懂一本书》里面说的那样,建立宽泛的理解力池子,越是看不懂的时候,越要审视一下是不是自己的理解力池子需要扩建了。
002 见牛人。多和优秀的人连接,通过和他们的接触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
003 勤输出。用输出的方式倒逼输入,这几天在坚持简书日更,每天考虑书写的素材就是一件很头疼的事,但因为必须得去写,就不断地提醒自己多去阅读,多去查找,完成一篇文章,先不说文字是否通畅,这样的结果无疑会反作用于我的输入。
004 乐分享。群分享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不过,对我来说,每天早餐时和爱人的沟通,于我也是一次分享的机会,我以前只会当听众,现在勇于表达看法和观点。这就促使我需要提前进行知识储备。
02 连接训练
学习任何知识都得学会融会贯通,死记硬背得不到真知识。光大量输入,不去使用,在遇到长得一样的可能会从知识仓库中搬出来用一用,遇到长得不一样的就会傻眼了,完全不知道它们之间可能有某种关系。怎样训练呢?结合老公给我讲过的思维模式,想到了这两种方法。
001点线面体训练法。从一个词拓展到一句话,再到表达一段意思,然后再到归纳一个概念,最后到概念的运用;
002多维训练法。从一个词联想到更多词,一个概念拓展到更多概念,一种方法延伸出更多方法。
003 反复训练。重复重复重复,将这种练习记录到自己的复盘模板中,每天提醒自己,刻意练习,直至成为下意识。
03 提取调用
当我有了足够丰富的知识储备,并且我将知识间进行了关联与分类,那么接下来就是自己对知识的提取能力了,也就是梳理能力。
001随意组合。遇到一个问题,因为我已经有足够多的储备,就可以从知识库中随意进行组合。
002套路组合。也可以向他人学习经验,按照他人已经成功的方法模型进行梳理组合。这样自己的思考力会指数级上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愈强。
经过这样一番梳理,我发现自己竟然对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有了期待,以前觉得是自己笨,无法理解很多概念,现在明白了,这哪里是笨啊,只是我的目光太“短浅”,摄入的知识太少,没有更丰富的储备。我只需要多去阅读,填补自己的相关知识漏洞,并将这些知识与旧有知识之间进行关联,把这些知识都发展成为亲戚,想一想哈,自家的亲戚,怎么用都比陌生人方便,可以是随用随到的那种,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