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动力论中,本我、自我与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之结构理论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关概念,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
本我:原始所需要、本能所需
本我是在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日后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为基础而发展。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弗洛伊德称其为力比多。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本我只遵循一个原则——享乐原则,意为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以及避免痛苦。弗洛伊德认为,享乐原则的影响最大化是在人的婴幼儿时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现最突出的时候。
简单定义:依据理论,本我代表所有驱力能量的来源。
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 ,使得本人的冲动获得最大的满足,同时又以外部世界和超我维持着一种和谐关系。
自我完成的三大满足。
第一,要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以维持个体生存和发展
第二,要调节本我的原始冲动,使本我要根据现实的条件的情况 来获得满足。
第三,管制不为超我所接受 的那一部分的原始冲动,以维持本我与越我之间的平衡关系。
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
人刚出生时 自我比较小,慢慢变强大的。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 中缺少自我的训练,那他平时就会出现很多矛盾和犹豫的状态。 也就是说,本我和越我的需要有特别强烈,而自我没有能力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这就使得一个人经历着各种各样的焦虑和痛苦,甚至会出现躯体化症状,长期处于这个矛盾中,还会导致神经症。
在接受了精神分析,就使得他的成长还是需要现实 的训练来完成的,在精神分析过程当中,一个人自我特别弱小,他在被训练过程中可以暂时去模仿或者去参照。要在让本我和超我不变的前提下,替来访者做一些决定,让来访者获得一些学习的机会
超我:是从自我当中分化出来 的,发展出来的。它是人格结构当中最上层的部分,超我对本我有一定的约束、管控作用。弗洛伊德的观点是超我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代表社会、文化和规范的部分。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自我理想,另一个是社会良知。自我理想,就是在道德良心下,对自我的管制,确定自我应该怎么做的标准。会经常对自我进行一个美好的愿景的描绘。社会良知,就是通过社会规范的内化而形成的一种力量,这种被内化的社会规范会规定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被内化 的部分会常常经过我们的行为和意图,并实施加以批判。如果我们的行为和想法违背了这个良知,就会产生罪恶感和内疚感。如果符合这个良知,我们就会快乐,有一种自豪感。
它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
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超我是父亲形象与文化规范的符号内化,由于对客体的冲突,超我倾向于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而对“自我”带有侵略性。
有一部分超我它是源自儿童接受父母的是非观念和善恶标题的结果,在依赖父母生活的过程中,父母 物质和精神的新奖励在和惩罚当中,儿童会吸收父母的道德评判标准,并内化为自己内心世界的道德标准。按照父母的愿望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以争取父母的赞赏,避免父母的惩罚,这样一来儿童不仅学会了趋乐避苦,同时也学会了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符合父母 的道德要求。就这样超我慢慢形成了,是一代一代影响内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一旦从小脱离父母、生活在与人没有联系的环境中,形成文明社会的那部分超我就不能形成,只能形成进化过程中的那部分超我。
我们正常人之所以称为正常人,是因为我们都有相似的超我和相似的本我。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自我,自我面对超我和本我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怎么做了,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超我与本我有多强大都不重要,关键是自我,自我在超我和本我宰如何运作才是最重要的。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意识所分为的三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若个人承受的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自我就会帮助启动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退行、抵消、投射、升华等等。
其实很好理解,简单来说,本我是人的本能,超我是我们的理想化目标,自我则是二者冲突时的调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