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瓦尔宝典》精读笔记 第2篇
这是R君的第66篇原创内容
1.2找到天赋所在,积累专长
在“成为自己”这件事上,没有人能比得过你。
从小到大,我们在学校中花了太多的时间去学习如何“成为别人”,上学时要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要考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要出国深造或是继续读研读博,毕业后要进大厂,目标是升职加薪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上学时千万不能谈“影响学习成绩”的恋爱,但是一毕业又要立刻找个对象如何结婚生子,一定要背上30年房贷才算是人生圆满……
你可能曾经问过你的父母、长辈、亲戚朋友,我为什么要这样?多半有会让你看看比人家的孩子……
是的,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去学习“成为别人”,却忘了如何才能做好自己。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很多时候做出的决定,其实并不是我们自己的决定,而是大多数人“应该”做出的决定。
我选择好好学习是因为大家都在努力学习,我选择读金融是因为大家都在读金融,我选择考研是因为大家都在考研,我选择考公是因为大家都在考公……
为什么有人说很多中国人都是巨婴?回想一下,婴儿都具备什么特点?
他们软弱、没有过多的自我意识、难以对自己的决定负责,或者说他们几乎没有什么自己的“决定”。
这么看是不是就理解了?
一个成熟的人,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负责意味着他们在做事之前会去思考,思考为什么我要做这个,我是不是真的需要去做这件事情……经过你思考的结果,才是“你”的决定。
但是这个思考结论,不能是“因为xxx也是这样做的/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做的”,这等于是你把这件事的责任推给了别人,而真正应该对选择负责的人,应该是你自己。
稍微聊远了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特长,有人身强体壮天生运动神经发达,那么与体育或身体相关的工作也许很适合他;有的人天生对于味觉敏感,也许他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厨师或者是美食评论家;也许有的人天生专注力极强,那么研究类的工作说不定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在基因、家庭、成长环境及个人对环境的回应的共同作用下,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特长,而这一点就是你的优势。你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到一个可以让你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的环境/领域,让自己的优势扩大。
就拿我来说,我看书很快,很喜欢新鲜事物,对于新知识新概念接受也很快,还有一定的表达欲和探究精神,那么我可能就比较适合去做一些和科技相关的工作,比如在自媒体上和大家介绍最新的技术……
对于在工作中迷茫的朋友们,或者是一些还在找工作的学生朋友们,也许花点时间静下心来,将自己的特长和不足列在纸上(excel表格也可以),如何尝试寻找一下这些特长能为你在哪些领域带来优势,如果你自己找不到,也可以罗列出来去问问AI,他们也许会给你一些有趣的答案。
有人可能要问了,我找到了自己的优势,然后呢?
还记得昨天的内容吗?把自己产品化,产品化后的自己,需要最大化的发挥个人优势,让你的优势去解决别人的问题,你要去找到那些最需要你的人,和最需要你去做的事情,而这些就会为你带来价值。最后就是规模化的复制和产品的不断迭代更新,让自己始终保持先发优势。
很多时候,只要事情开始做了,就会变得越来越顺利,这就是我们在过往文章中提到过无数次的“复利”的威力。
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持续的积累个人专长,去成为你想要成为的那个自己,努力去做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