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中华北大街,这里有和平路,它俩交汇的上空有高高的高架桥,在高架桥上可以看到一个有些拥挤的医院——对,你猜对了它就是省二院(据说是河北省最好的医院)。
这里每天人头攒动,这里每天“车水马龙”,这里也会每天争吵不断。就这样还是有很多人,拼了命的往里挤,挤进这里看病,挤进这里工作,因为据说这是河北省最好的医院!
对呀,就像挤公交车一样,我就是那个稀里 糊涂被人潮挤进来的一个。拼了命想进来的 人,没有如愿,倒是“得者我幸,不得我命”心 态的人捡了个便宜!后来想想我能进来的原 因,也许是我的灵机一动。毕竟当年的问题,当年的回答,现在想想都觉得自己好大胆。
就这样,就这么有幸,我就在被自己当初指认为“贫民窟”的那栋楼里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
就这样,面试前的一天晚上,和朋友说,我喜欢这条街,我喜欢这条街上的树。然后就在这样的指引下,我在临街而建的这件医院里工作至今!
不知不觉,我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分清了这里的东西南北,爱上了这里曾有雾霾味的空气!
下夜班的早晨从西门出去,你会看见“煎饼哥”,我喜欢吃他的煎饼,酥脆可口,人还帅。吃着煎饼往里有,这里有一个院,它叫太行院,大抵在这里工作还没结婚的人,一般都在这里住过,它更像是每个人初入职场的第一个跳板,这里很破,破的像危楼!这里有个中学~九中,不上不下的那种水平,上班的路上会听到同学们跑操,下班的时段,他们也刚好放学,所以这里也有小高峰!接着向前走,你会看到卖鸡蛋买饼卖水果的小摊,店主是河南人,在这里摆摊很多年了,也算是这里的老店了。小摊往前一点,有一个小院,这是一个招待所,当然了,它就是太行招待所,他家的红烧肉还有腌制的萝卜味道堪称附近的“绝味”,男老板长的很儒雅,餐厅里的花盆都是用酒瓶打磨而成的,在这样一个破落的小区里显得格外有美感!就这样走着走着,路过买菜的大哥,来到了临门的倒数第二栋楼,对,这是我最初始的住所,离太行的北门很近很近,近的我都不知道北门有对卖豆浆油条的中年夫妻,不知道除了煎饼哥这里还有一个“石头”哥!直到有一天,我离开了太行院(但我还是会路过太行院),住到了市庄路,我才有幸吃到太行北门的美食!这是小小的我,下班的第一个出行轨迹!被美食,被生活,被青春包围的一条路线!我还是很喜欢院里的两行树,我依旧记得炎炎夏日,阳光打到树叶上的光亮!
出了西门,依旧可以看见“煎饼哥”,穿过家属院。除了门口的自行车,最显眼的就要数“小胖水果店”,店如其名,开店的人,是个矮胖矮胖的中年大叔,我习惯叫他“胖叔”。他家水果略贵,比超市的要贵,但住在这里的人都觉得他的水果好吃,我也这么认为,所以下班的路上还是会买些回去!“胖叔”是个自由人,下班的深秋,会看到他弄一个铁炉子,放一个老北京式的老铜锅,自己一个人刷着羊肉!生活看起来,就像他的人一样每天眯着小眼乐呵呵的!所以,总在他没吃火锅的某天问候他一句“今天不吃火锅吗胖叔”,他的回应都是那种憨憨又不失幽默的一句“哪能天天吃呀”。他是这条下班路上最有意思的人,然后我就载着我之前丢失的自行车(我私下对它的爱称是“小绿”)穿过中华大街高架的桥下回到了我现在的住所。再后来,因为科室搬家,因为疫情,我再也没路过家属院,再也没见过可爱的“胖叔”,不知道疫情有没有影响到他的生活,但我觉得他还是那个乐呵呵的他!
我已经喜欢并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就像我当初对九中街两行树的喜欢,尽管它不是最宜居的选择,尽管它依旧交通拥堵,尽管总是觉得他的红灯要比绿灯时间长,但见过了它的嘈乱,才越发喜欢它深夜和清晨的安静。
今天偶有一阵雨,风雨过后的天空格外清丽!
我是那只,爱吃鱼的喵,也是那只喜欢看世界,到处乱窜的喵,更是一只喜欢仰望天空的喵。对,我就是住在这里的那只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