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事清闲爱小虫,重价得来藏玉城。交恶皆因争异性,不惜搏斗逞英雄。
斗蛐蛐儿,中国民间搏戏之一,是一项古老的娱乐活动,但这种休闲方式很残酷。能斗的蛐蛐儿仅有雄性,它们为保卫自己的领地或争夺配偶权而相互撕咬。二虫鏖战,战败一方或是逃之夭夭或是退出争斗,倒是鲜有“战死沙场”的情况。这种玩艺儿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最后在清代时,成了满清族人最喜欢的活动,对于蛐蛐儿的品相也益发讲究了。蛐蛐儿要求无“四病”(仰头、卷须、练牙、踢腿)外观颜色也有尊卑之分,“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蛐蛐儿,学名蟋蟀,又叫促织、秋虫等,喜欢栖息在土壤稍为湿润的山坡、田野、乱石堆和草丛之中,数量多,但是上品很少,小孩子们抓到虫后,先要做优选。第一:身体要大,俗话说身大力不亏,个儿大的打仗时力量上占便宜;第二:色泽油亮,全须全尾,这就和选美一样,又打得,又好看才是上品,蛐蛐儿的触须,我们叫眉毛,完整的左右一样长,顶端还有一个小点,极易折断,捕捉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又小心,千万不能太用力。记得以前我有一只虫,杀遍小院无敌手,难得又是品相极佳,在一次喂食后关盒子,不小心夹到了眉毛,虫儿一挣扎,须子就断了,我心疼了好久;蛐蛐儿尾巴上还有两个尾须,也不能断,一样是为了好看。第三:颜色,最好翅儿是金黄色的,我们叫黄金翅,看着就很威风;第四:翅尾儿,蛐蛐儿翅膀的尾部也有两条须子,搭在八字尾须的中间,这个关乎虫儿的品种,很重要,两条翅须搭成八叉的最能打,上品;如果翅须平行而且很长的,叫长飞,可以飞,很不好抓;如果短而尖的,就不如上两种好。在月工资三十几元的时候,一只好的蛐蛐儿都可以卖上五、六块钱,现在听说有一只上万的,真是出乎想象啊。
每年的暑假,抓蛐蛐儿都是我们的头等大事儿。抓蛐蛐儿的地方在小黑河附近,出城南五公里半,有一大片草场,虫多,品相也好。因为路远,必须有人结伴,所以得提前一天约好小伙伴。 晚上兴奋的睡不着 ,天一放亮就爬了起来,穿戴整齐,带上一个作业本,抓上一个馒头,骑上家里的老自行车,就出发了。那时候自行车也是大件,家里只有两辆好的,父母要上班用,只能骑家里快报废的车 ,俗称“喀斯69”(一种六、七十年代的苏联吉普车,以老旧耐操闻名),一般都是二八大杆(直梁),和相声里说的一样,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除了把不动,哪儿都动。有时轮胎都没气了,也就那样骑着。个子矮的孩子要掏裆骑,掏裆可是个技术活儿。因为身体完全在车的左侧,却要把右腿从大梁下伸到车的右侧,把右脚放到右脚蹬子上,身子一起一下地把车蹬起来。人要平衡,车要平衡,且随着身体的起伏,平衡点还要不断调整变化,还要让车走起来,确实比成年人学骑车、一迈腿跨在座椅上、两腿都能够着地要困难的多、危险的多。
出城两公里半,有一片番茄园,一个大的泵房,清凉的地下水源源不断地泵上来,浇灌着园子,从来不停,这是我们固定的休息站。孩子力亏,骑了这么远的路,已经累的大汗淋漓,就着冰凉的甜水,顺便把馒头吃了。七月的西红柿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园子里也没有人看守,但是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好东西了。柿子表皮青,只有顶端上有一点红,我们称之为“苹果青”,一口咬下去,里面的瓤都已经红了,水份饱满,酸中带甜,足够我们解馋了。吃饱喝饱,再带上一些,下一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
来到了草场,自行车随便一丢,也不锁,大家就各选一块风水宝地,开始抓蛐蛐儿。抓蛐蛐儿是个技术活,有很多技巧:
一、敲山震虎,不停的用力来回踩踏草皮,虫儿们受到震动,就会纷纷地跳出洞穴,任你宰割。
二、拨草寻踪,在比较潮湿的浅草地找到虫儿的洞口,然后把整个草皮挖开。
三、几何定理,听到虫鸣后,先一个人面向着出声的方向,然后其他人走到另一边,待虫鸣后,两人同时向发声处直线前进,两人汇合处就是虫儿的藏身之所。这就是两条直线交与一点的定理,想不到我们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运用到实际中了。
待抓到了虫儿,作业本就派上了用场,撕一张纸,卷成一个筒子,把一头拧紧,就是一个很好的容器,把虫儿塞进去,再把另一头拧紧就OK了。这样一直奋战到下午三、四点钟,人困马乏,才打道回府。回去时依然到番茄园的泵房打尖,把身上的汗洗的干干净净,再摘几个西红柿。路过玉米地的时候,本着“贼不空手”的原则,脱了裤子,用草把两个裤腿口扎紧,把玉米塞满裤腿,然后把鼓鼓囊囊的裤子架在脖子上满载而归,反正小孩子不穿裤子也没人笑话。
现在的孩子可能想象不到一群小学生可以在没有大人的情况下,骑车出城一整天,也不能感受到我们那个时候的快乐,真的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再也不用这么辛苦,也能有一个可以尽情玩耍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