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小雨 宋 杨万里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廉珠
资料与评析:
说道杨万里,可能我们大部分人会想到“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或者“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的轻快明亮的诗。一下是关于他的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或许对于杨万里,我们并不像李杜那样清楚。但可以知道,杨万里他一生不慕荣利,洁身自好。
杨万里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他一生视仕宦富贵犹如敝展,随时准备唾弃。在作京宫时,就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盘缠,锁置箱中,藏在卧室,又戒家人不许置物,以免离职回乡行李累赘,就这样"日日若促装"待发者。这与那些斤斤营求升迁、患得患失之辈适成鲜明对照。杨万里为官清正廉洁,不扰百姓,不贪钱物。江东转运副使任满时,应有余钱万缉,他全弃之于官库,一文不取而归。退休南溪之上,自家老屋一区,仅避风雨。当时诗人徐矶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正是他清贫一生的真实写照。
说回来。这首小雨给人的感觉很干净,单纯,它与白居易的诗不一样,白居易他写诗的目的便是为了通俗易懂,为此他甚至会专门念给村口的老婆婆。而杨万里的这首小雨则不同,它的语言虽然同样简洁明了,却教白诗多了一分诗性。我不知道如何更好的描述,姑且这般形容。当然,并非言白诗之非,白诗说理教育性更强。
“小雨来的时候有细有疏,虽不多,也不情愿停。似乎是嫉妒诗人眼中全部是山的影子,便在山与诗人的眼前再隔一廉水珠。”
多数的唐诗宋词,甚至元曲,极尽其辞藻,纷其繁饰,凑其音律,乃至使人不免有“腻”的感觉,或者说审美疲惫。“小雨”则使人眼目一新,仿佛看惯了韶华,看惯了风尘,看惯了名利,看淡了,看穿了,看过了。于是清新淡雅,这种淡雅的幽香,没有过多翻阅唐宋词的人或许难以深刻的感觉到,正所谓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种香气,每每朗读,都会给人感觉赏心悦目。李贺又名诗鬼,句句雕琢,句句用典,晦涩隐晦,他的诗是艺术,是加工后的艺术,或者说巧夺天工;而“小雨”此诗,则像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简单的诗,单纯的情,普通的描写,淡雅的精致。到了最后,这诗,这景,这心意,都会转化为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