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他人一些认同和赞美(反正你也不损失啥)!
————王纪琼
期待的一周一次的读书会终于到来了,我早早的吃完饭,做好准备,按照预约6:50左右来到了腾讯会议。我们的读书会是7点准时开始。所以来到会议室,我们几个提前来的就先聊了几句。我们参加过读书会的都期盼一周一次的读书会。在这里没有指责,没有评判,没有抱怨,有的是支持和认同,有的是给予彼此力量和鼓励,就算你做的没有那么好,就算你有错误,你得到的只有理解和包容,在这里我们找到了自己,在这里我们可以敞开心扉,在这里感觉是那么安全,而且每次我们总能有满满的收获。好喜欢这个读书会!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同和赞美。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孩子们呢?可是让我们看看我们家长是如何做的?近几年来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事实让我看到了现在孩子生活的痛苦。不少的家长会说:哎呀,现在的孩子啊,吃的不愁,穿的不愁,他们怎么就那么多事儿呢?他们怎么就那么脆弱呢?就因为老师的一句话,他们就跳楼了。没有通过博士论文,他们就割腕自杀了。我想说的是我们真的了解孩子吗?我们真的了解孩子们的需要吗?我们真的是爱孩子,但是我们却给予了孩子我们想给的爱,却不是孩子们需要的爱。加上我们家长总是站在我们家长的角度上去看待孩子,去帮助孩子,去要求孩子,去否定孩子,去打压孩子。结果孩子的价值感没了,孩子的成就感没了,孩子甚至连归属感都没有了。你说说他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呀?所以我们家长要看到孩子的优点,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成功,并给予孩子认同和鼓励,给予他们鸡蛋里挑骨头的那种表扬,让孩子感受到价值感和成就感。
记得昨天读书会时,一个家长说的非常好:我们要同孩子一起过一个童年,可以同孩子一起疯,一起跑,一起游戏,甚至一起做一点小小的坏事,再同时给予他们足够的认同和表扬、鼓励,这些就可以满足孩子的心理要求。心理需求满足了,我们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精神食粮,孩子心理上还会出问题吗?
这两天跟老公聊起来一个人物,那就是现在我国著名的生命科学科学家严宁,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们在每一次科学研究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非常的枯燥,而是感觉到了非常快乐,因为我们是在为人类做着生命科学的研究。他现在大概是38岁左右,还没有结婚成家。我们一般的人呢?正在为自己找对象发愁,但闫宁,包括他的科研团体每天生活的却很快乐。在现在很多的八零后九零后为生计而奔波的时候,在他们有着充足的物质生活,却因为一次小小的挫折,就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的时候。闫宁的团队为国家,为整个人类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题,而且他们还乐在其中,他们为什么能够站在高处眺望?追溯到他的原生家庭,他生活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里,他没有丰裕的物质条件,没有高文化的家长去引导他,那他为什么就是能成长为一位如此优秀的、有高度的科学家呢?除了他先天的因素,主要因为他的爸爸妈妈能够给予他正确的引导,给予他足够的认同和鼓励,让孩子从小就有足够的力量感和强大的支持力量,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怕困难,不惧坎坷,一路向前取得成功!
多给他人一些认同和赞美吧,(反正你也不损失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