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碧浪滔,
密帘柳堤绿丝绦。
孤帆远影水天色,
古塔耸立入云霄。
南北飞驰越天堑,
气势如虹搭索桥。
天际长江碧空尽,
觅寻江汉月下佬。
伫立渡轮,目睹着川流不息的大江东去,古塔横江,孤帆远影。我扫视着宽阔汹涌的江面,努力搜寻着与妻初见时的“江汉55号”客轮,自是一如继往的不见踪迹,可也习惯了多年的失望而归。
低眉沉思:“江汉55号”犹如月下老人,千里连线,让我和妻巧遇在此船上。初见惊鸿,再见倾城,宅便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冥冥之中,似神使鬼差。28年前,我和妻在同一时间,共赴同一班客船。“江汉55号”也因此而功德圆满,功德无量!仅此一次,直叫人铭记一生。承蒙美意,鞠躬致谢!
“发什么呆呀?给我拍张照片啊!”
一言惊醒梦中人,妻把我从回忆中拉回,取出手机,选择好角度,背景……按下快门,便有了这幅《大江东去》。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今天的骑行目的地:再向江南进发,亲历舜山尧水。迎着春天的气息,纵情山水,野鹤闲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此言用于“舜山”,甚是贴切。“舜山”,也叫舜耕山,就是位于东至县尧渡镇的大历山。传说远古时期,舜帝初耕于此,贤名远扬。
尧帝慕名前来拜访,进一步发现:舜不仅勤于耕种,精于林、渔、陶、医等术道。特别是他侍奉继母,更是贤孝天下,即请求舜下山辅佐朝政。舜始不肯,愠怒而去。后尧帝再三恳请,舜感其诚,出山理政。尧临终前,自废世袭,禅位于舜,名垂千古。后人为纪念尧舜二帝求贤裨让、躬耕胜迹。便称此山为“舜耕山”。
我和妻,经大渡口,沿206国道,直奔历山而去。一路飞奔,11时许,便顺利到达历山景区。
历山景区并不大,主峰也不高,海拔只有372米。既没有九华山的千峰峻秀,香客云集;也没有天柱山的一柱擎天,壁仞千尺。但历山景区深居一隅,远离喧嚣,清新幽静,还是免费游览。
妻嘟嘟着嘴说:“正好!你本来就喜欢带我到这些不要钱的景区来玩!”
“呵呵,死丫头!谁说的哈?”
我和妻停好车,进入景区。眼前的广场,空旷大气,巨形石鼓,雕栏玉砌,石阶拱桥,古朴厚重……一股帝王气息扑面而来,威震四方。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我们举止拘谨,轻步细语,悄然上山……
相传虞舜一路南行至此,见这座掌形山脉,树茂林丰,竹影婆娑,且前有田畈,旁有河湖,可耕可渔可陶,便在此定居下来。教化当地百姓农、渔、陶、医……
上山的石阶,宽而平缓,却是游人鲜至。为了节省体能,我和妻悠闲慢步,拾级而上。尧池、舜井、尧亭、舜亭,尧憩石、舜憩石,舜耕地、望江台……一个个景点,似一粒粒佛珠,逐一呈现。
大约爬了一公里,来到一个Y形路口。舜耕地,就位于Y形山谷间。一块20米见方的土地,下方坡面由乱右围砌,青苔满布。可能基于“保护性抛荒”,杂草丛生。路口一块导游示意牌,耕地前立有石碑,字迹斑驳,诏示着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右侧山峰处的“舜亭”,八角飞檐,壁画彩梁,展示着仙山的耕种文化,源远流长。
左侧是一条沿着山势,逐阶升高的长廊。靠山崖一侧墙体,布满了书法绘画作品,主题依旧是历山的尧舜传说和佛教文化。我和妻游览歇息片刻,巧遇一路香客经此下山,便上前打听,得知前方还有伏虎洞、堆云洞、八公洞、白龙洞等景点。
游客热情地介绍道:洞内钟乳垂列,造型奇异。历山主峰,松苍柏翠,茂林修竹。法藏寺朝圣进香、许愿灵验……
看着成群结队的老人,上山求香祈福,虔诚之心可见。可法藏寺,相距尚远。考虑到返程的体能储备,我们于是决定就此折返下山。
“尧水”,是指流经东至县城,从东流镇汇入长江的尧渡河。这是尧舜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东至县城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相传,尧到访舜时,从此渡河,直上历山。后人有感于尧的求贤若渴,舜的勤孝贤德。为纪念“尧舜禅位”,便命此河为“尧渡河”。
由于上山游历,误时费力,我和妻决定改变日程,今天就不去尧渡河了。随即来到山脚竹林里的一张休闲石桌旁,加热自带的“速食米饭”充饥,准备原路返回。
饭还没吃完,就来了一队六、七十岁的老者。只见他们十几个人步行下山,手持拐杖,气喘吁吁,鱼贯而入,进到竹林里乘凉候车。我和妻连忙让坐,并与老人们互相问候、友好亲切地交谈。
原来,他们也都是安庆人。因今天是“佛诞日”,便结伴包车来舜耕山祈福许愿。并与司机约定,他们下山后,便在此候车接返。
看到我们的装束,得知我们是从安庆骑行而来,老人们唏嘘不已,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一齐伸出大拇指为我们点赞:“了不起,了不起!趁双休来锻炼身体,好!好!年轻真好呀!”
“我们也不年轻了,儿子都大学毕业了!”
妻“谦虚”道。
“啊!你儿子都大学毕业了?你们看,她这么年轻,儿子都大学毕业了?”
身旁的老人,瞪着年轻的妻子,惊诧地招乎同伴们看过来,纷纷摇头,表示难以置信。
为了给老人们腾出座位,我们草草吃完饭,便收拾垃圾,整理装具,作别老人,踏上归程。
“慢点,慢点,注意安全……”
身后传来老人们友善关爱的叮嘱,心里暖乎乎的。
历山始耕种,尧舜堪神农。
耕夫临圣境,但隐此山中。
回眸大历山,面对“尧舜胜境”的牌坊,心中豁然开朗。此时,景区的景色美不美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心中的那伤感悟和收获。
身临胜境,感受尧舜传说的美好愿景。中华农耕文化始祖,舜的那份原始质朴的勤劳、贤孝;历法始祖尧的那份才智品德,举贤让能的清风明治。恩泽东方,福惠万代。
我和妻今日进山,涤心洗礼,怡情开化,怀古思今,受益匪浅。
这正是:骑行百里路,胜读万卷书!
李国平
2019.4.21